搜索
杨楚华的头像

杨楚华

网站用户

小说
202010/23
分享
《红丘陵的烛光》连载

第一百章 捐资建校

林心语把刚刚吃饱而睡熟了的家杰,轻轻地放到床上,接过陈志民抱着的家俊,对陈志民说:”我是这么想的:明天我跟你去学校,与秋实、小月四个人一起商量。我有个不成熟的想法,龙部长的那四万元,答应捐给学校,我们也从经商赢利的那笔钱中,再拿一万元捐给学校,一共就有了五万元。然后再由学校跟四个村联系,动员四村在外的工作人员、先富起来的村民自愿捐款,没钱的自觉出力,自己打砖、烧砖、烧石灰,把旧祠堂拆了,再修一栋教学楼,我觉得应该可行。教学楼修起来了,你就兑现了在龙部长面前的承诺。教室宽敞明亮,不再漏雨,学生再也不会坐在危房里上课,你也尽可以心安。

林心语把家俊从左边换到右边,手轻轻地拍打着正在吃食欲睡的家俊,瞅一眼陈志民,然后说:”剩下的那六万八,与秋实就分了那八千多的尾款,拿这些钱也置办一些家业。其余的六万,以两人的名义暂时存入信用社,秋实建议开办建材行,今后就用作启动资金。只有把生意做大了,赚更多的钱,才有能力帮助更多有困难的人。”

林心语一边说,一边用手轻轻地拍打着欲睡的家俊,继续说:”与秋实分得的那四千多,我想建房。光自家盖一座房,也用不了那么多,目前流行着先富的带动后富的,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我想给大哥、二哥每人五百元,让他们也盖几间房,侄儿侄女们渐渐长大,都没个地方挤,老爸带着两个侄儿睡,两个侄女睡在老爸的厢房里,常常打架,不得安宁。我们一家五口,挤睡在一张床上,家玉已四、五岁了,也很不方便。所以,有钱了,首先得解决住的问题。秋实建议合股,我看可行。他在外面跑,商行也得有人看。我让我妈给我看孩子,每个月给她一个工作人员的工资,她应该欢天喜地的。况且,我妈瞧你这么有出息,说不定她会尽全力支持我们,不会与我说工钱。我们拿着工钱,体体面面、周周到到地孝敬两个老人,一家人岂不和和睦睦地亲切?”

“二哥你也给,你不是不喜欢二嫂吗?”陈志民问。

“对大哥、二哥,我向来是敬重的。大嫂虽然爱唠叨,但心是好的。我到你陈家来,她真心地帮我。我坐月子,她给我洗这洗那,悉心地照顾,让我感受到了亲人的浓浓之情,每当我想起这些,心里就常常漾起无比的感激。二嫂,我确实不喜欢她,这么多年了,她就是闲得无聊,既使你手忙脚乱,她也不肯伸手帮一帮你。生双胞胎时,她来看过一次,可是,看到孩子拉屎了,她转手就递给大嫂,生怕弄脏了衣服,唉,不知道她那几个孩子是怎样带大的。特别是,每当我想起你那年因为没钱坐车,耽误了去招生办的时间,心里就特别的别扭,二哥是公办教师,再穷,也不致穷到没有去招生办的几个车旅钱。而我,如果计较这些,帮了大哥,不帮二哥,人家不会说你志民,一定会说我心语分心。今后兄弟、嫂媳间出点什么摩擦,我心语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帮他们一回,也让她感悟感悟什么是血浓于水的真正感情。”

“帮他们,你舍得如此慷慨,五百元,可是二哥一年多的工资。”

“你呀,教起书来,那么用心,这家庭问题,怎么就不肯动动脑筋?我们如果盖起楼房,在狮岭虽然鹤起鸡群,但只是一枝独秀。而一枝独秀,离春天还很遥远,只有满庭芬芳,才会让人感受到浓浓的春意。帮人就得帮到底。五百元,只够盖三间砖瓦平房,一家人住起来才不会拥拥挤挤,责任制了,这么多的东西,也才有个藏放的地方。谈不上慷慨,我只记得老人们说,大方必大发,小气定小器。”林心语向陈志民投来了深情的一瞥。

陈志民看着林心语脉脉含情的眼睛,由衷地说:”心语,你真好!人家都说你聪明、贤惠、能干,侍奉老爸,照看三个小孩,事事利利索索。以前,我只认为那是家庭琐事。没想到,你把如此大事考虑得这么周周到到,妥妥贴贴,你让我刮目相看。尤其是对大哥、二哥的做法,更让我佩服你,让我感动,让我敬你!心语,你这么好的女人,我一辈子爱你!”

“志民,有你这句话,足够慰藉我三生。俗话说,男主外,女主内,你拼死拼命地在外面挣钱,钱拿回家了,我却不会划算,能称得上称职的女人吗?今晚已经聊了很久,时间也不早了,你在外面奔波了这么长时间,一定很累了,早点休息吧!明天就要开学,又有忙不完的事情。”林心语情意绵绵地说。

“你带着几个孩子,其实比我更累,你也休息吧!心语,这天气实在太热,我上楼去睡。”陈志民说着就去寻草席。

“志民,楼上瓦面晒得通红,不更热?别拿草席,你不在家时,赖三来院子里做工,我让他编织了一床竹席,用开水烫过,晾在楼上的竹杆上还没有收。竹席比草席凉快,等我放下家俊就去给你拿。”

“楼上是热点,我一个人将就将就,别挤得你与孩子也睡不好觉。晚上孩子又吵,看把你累的。我不在家的这些日子,你又瘦了一圈,早点歇息吧!”陈志民体贴地说,然后爬上了木楼梯。

“志民,楼板太硬,在楼板上垫两把稻草吧!我给你打电筒。”林心语把孩子放到床上,跟着爬到了楼上。

开学的第一天的教师会上,陈志民、张秋实把信用社刚开具的一万元的存折交到了秦校长的手上,说出了改造学校危房的想法,老师们立即投来了敬羡的目光,一阵热烈的掌声,表示了对两人的高度赞扬,纷纷表示学习陈志民、张秋实热爱、支持山乡教育事业的精神,兢兢业业地干好教学工作。

又过了几天,学校收到了龙部长寄来的四万元的汇款单和一封信。信中说:暑假期间,介绍陈志民、张秋实做了笔生意,他俩经商盈了些利,就想着要改造学校的危房,让孩子们有个安全的学习环境,这种无私的精神,深深的感染了我。这是陈志民、张秋实给我的操心钱,我不缺钱,借此捐献给山区的学校,改造危房,改善办学条件。

秦校长读完了信,被龙部长、陈志民、张秋实等人的义举所深深地感动,心里特别的激动与振奋。立即找来了四个村的村长与党支部书记。在学校召开会议。会上,传阅了龙部长的信和两张存折,大家对龙部长、陈志民、张秋实关心、支持贫困山村的教育的义举,无私捐助的精神,加以了充分的肯定与赞扬。

会上,陈志民把林心语的想法和盘托出,立即得到了在场人的赞同。

“对,有钱出钱,没钱出力,建好学校,关乎我们千秋万代的子孙。说干就干,马上召开四村联席会议,把组长、党员都叫来,拟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李清明说。

“要搞,就来个大动作,祠堂后面的山坡下,有几亩山土,兑换过来,四个村分摊,把教学楼建在那里,制砖、烧砖、建楼都不影响正常的教学。”一个支部书记提出建议。

“是啊,学校的操场也太窄了,建好了新校舍,再拆旧祠堂,扩展操场,学生活动的地方就拓展了。”一个村长接着说。

“如果钱不够,各村发出倡议,动员在外的工作人员,自觉自愿资助些。”另一个村长建议。

“这个建议好。修建学校,是四个村大家的事情,不能不光靠一、两个人的慈善捐款。只有大家都动起来了,才能真正体现出群众办学的积极性。香港慈善家沈炳粼先生,在全国捐资修建了几百所学校,他在确定捐资意向前,首先就得考察当地办学的积极性,所以他的捐资也只有校舍造价的百分之七十。”一个五十多岁的老支部书记说。

“我同意老支书的说法,这次会后,四个村要充分地宣传发动,有钱的,尽己之能,捐资些,没钱的,大家有的是力气,力气也是钱。建校需要那么多的人工,请人就得花钱。只有大家都重视起来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才能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全面地提高教学质量,修建起新校舍,才有了真正的意义。”狮尾村支部书记说。

会议商定了筹建学校的领导小组:李清明任组长,秦校长任副组长,其它的村长与支部书记任组员。当场,李清 明就会后的发动工作,申请建设用地,建校期间的财物和安全工作,都分派了专人负责。

到会人员群情激奋,一个个明确了自己的职责,分头准备去了。

陈志民正欲离开,李清明叫住了他。“你的老首长高风亮节,心系贫困山区的教育事业,可敬可嘉!你没空也得抽空,代表四村的村民,写篇报道,寄往省报,表达四村人们对老首长的感激之情。”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