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蔡昌秦的头像

蔡昌秦

网站用户

其他
202202/28
分享
《瀚海红涛》连载

第五十二章 新堤镇 熊传藻固基 土地沟 刘绍南分地

时,谭翰藻(谭汉藻)亦从武昌返乡,不时听到渔民、贫民谈论石杨湾塾师刘啸梅、刘采庭宣传革命思想,遂约赵文允一道相访。

谭翰藻终于在“东霸天”王大喜以前的长工万永泉孤老头的茅草屋里,找到赵文允。万永泉半辈子长工、一辈子光棍。去年冬天,赵文允搬来铺盖,住在这茅草屋,给孤老头挑水、砍柴。

这次暑期,赵文允一回乡,又首先来帮万永泉老人修葺茅屋。

万永泉见谭翰藻来,热泪满面:“赵家大少爷,胜过我的亲人啊!”

时值1925年8月下,农历七月初,在石杨湾刘采庭私塾,赵文允、谭翰藻、万献武将经刘啸梅考察的黄傅柏、王策伦、张志洁、何业儒绍介加入共产党,与已经刘啸梅介绍入党的何洪卿、毛永章、聂士均等人,组成石杨湾支部。

赵文允、刘啸梅主持支部会议,推举刘采庭担任支部书记,聂士均为组织委员、张志浩为宣传委员。

赵文允要求三人一个小组,七天一次小组生活会;支部一月一次生活会,保证组织活动正常开展。

不表其后刘采庭交游塾师杨天香、卢贾正(卢贾政、卢道振、卢祖元)以及高正位(高正渭)、李密、石玉堂等人,扩大组织;且说9月初,刘啸梅返回江南蒲圻,途经新堤时,人们热议国民党公开成立镇党部筹备处,一打听,为首者乃国民党员艾学五(1900―1985,艾学武,生前为台湾空军政治部秘书),此人于一月前回乡,很快发展国民党员郑崇实、刘植安、胡炎昌、胡彬川、雷运衡(雷运恒)三十余人,指定郑崇实为新堤镇党部备处主任,驻郑崇实之家。

艾学五其父经营杂货店,家境小康。1914年就读于新堤的县立第三高小后,艾学五考入湖北省立第一中学。五四运动爆发,他和同学们走上街头演讲、散发传单、查禁仇货、绝食请愿。北京学联代表对他及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倍加赞扬。1920年秋,艾学五考入湖北公立法政专门学校。

1923年2月,艾学五被推选为武昌学联总干事,组织声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是年冬加入共产党。1924年春,艾学五与颜泽闿等筹组律师公会、希冀以所学知识向社会伸张正义,革除不良习气;但终因资浅力薄,转而参加文官考试,以图仕进。

今年出席国民党湖北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后,受命任省党部特派员,返新堤筹备党部。

此时,湖北省党部特派员熊传藻(1900-1929,熊南阳、熊焕藻、熊复之,后任中共监利县委书记等职)正在改组筹备处,升格为国民党新堤镇党部筹备委员会,以熊传藻、艾学五、郑崇实、刘植安、胡炎昌、雷运衡、胡彬川等九人为委员,在同善社楼上办公。

熊传藻,出生于沔阳州南乡、洪湖南岸傅家湾,与富门艾学五同村,南距新堤十里左右,兄弟五人、两个妹妹,熊传藻排行第二。

其父熊光明(1875-1930,熊小川,后为共产党新堤市委交通员),清末秀才,富有强烈爱国感的塾师,所讲岳飞、文天祥、林则徐、谭嗣同、洪秀全英雄故事,熏陶熊传藻从小养成了坚贞的革命情怀。

熊传藻九岁时,启蒙于王光甫学馆,后在舅父雷筱圃(雷海圃、雷沛霖)的资助下,进入新堤就学,雷运衡乃熊传藻舅表弟。

当孙中山首先在上海发动反对张勋复辟的护法运动浪潮新堤时,沔阳县立第三高等小学校熊传藻以学生代表身份,在各界人士举行的声讨聚会上,长篇演说,控诉倒行逆施的张勋是误国蟊贼,当场咬破食指,血书“护法讨贼”,在场民众为之动容,皆称胆识少年“豹子胆”。

1917年秋,熊传藻考入武昌荆南中学后,与正在此校学习的监利柳霞峰相识,特别喜读陈独秀、李大钊主办的《新青年》等刊物,整段背诵《敬告青年》《青春》等文章。1919年,他和热血学友们一道,声援北京五四运动。

1921年春,熊传藻考入私立湖北法政专门学校,开始潜心攻读《共产党宣言》《资本论浅说》《阶级斗争》等书籍。而监利刘崇龙进入荆南中学,因而与熊传藻一起参与驱逐湖北督军王占元的群众运动,带头贴标语,散传单,呼口号,发表演讲。

1922年初,熊传藻与监利东区南河寺船主王世炽之女王三媛结为伉俪。寒假之后返校,他参与举办工人夜校、职工子弟学校,结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武汉分部包惠僧、林育南、郑凯卿、张华以及陈潭秋、施洋、李书渠、项德龙、唐际盛等一批共产党人,一起深入武昌徐家棚粤汉铁路工人俱乐部和汉口英租界等地的工人中间,宣传革命,参与组织1921年12月汉口租界人力车工人罢工和1922年秋粤汉铁路武长段工人罢工斗争。

1923年2月,熊传藻以武汉学生联合会代表身份,参加声援二七大罢工,协助湖北全省工团联合会委员长杨德甫、副委员长张笃、京汉铁路总工会江岸分会委员长林祥谦组织罢工,与艾学五、杨敦本、郑崇实、杨敦翰、刘生安、关兆南、张雨林一班同乡四处演讲、散传单、贴标语、筹款募捐、组织慰问。

二七惨案后,湖北督军肖耀南下令通缉罢工骨干。

一天凌晨,几个便衣突然闯入湖北法政专门学校宿舍,高声连喊:“熊传藻,熊传藻……”

熊传藻从梦中惊醒,陌生的喊叫声使他警悟起来,遂气愤地冲着来人高喊:“哪个熊传藻?你们不要乱嚷,吵得别人不能睡觉!”

几个便衣以为进错了寝室,连忙退出,熊传藻越窗逃脱。

7月,在通缉追捕中,经郑凯卿介绍,熊传藻加入共产党;秋,避于长沙,与好友夏定华等人筹办贫民大学。

1924年初夏,接任共产党武昌地方执行委员会委员长的陈潭秋,召熊传藻重返武汉,参与领导“国民运动促进会”,协助恢复汉口工会组织。

熊传藻赋诗一首赠夏定华:湘城相见湘城别,国仇更比离愁烈,待看神州化红雨,共洒一腔男儿血!

1925年8月,共产党武汉地委书记彭泽湘与陈潭秋、董用威、许之桢、陆沉、蔡以忱诸委员派遣熊传藻、关兆南(1908-1935,后为中共中央驻武汉特勤员)、张雨林等人回沔阳,发展国共两党组织。

熊传藻升格国民党新堤镇党部后,与共产党新堤小组郑崇实、刘植安、胡炎昌暗语联系,决定先开展工人运动。

新堤位于长江北岸,洪湖之南,是汉阳入监利的陆路必经之处,也是洪湖进入长江之咽喉。

明朝前期,夏水一支流向南注入长江,因沿岸茅草丛生,故叫“茅江”。在河口东岸高地“凤凰矶”,成为船舶停泊港口,日久成为集市,叫“茅埠”。

嘉靖初年,州府在茅江口筑新堤五千三百余丈,以控制水患,新堤滨大江北岸,当汉口岳阳之间,帆樯云拥,商业繁盛,百货转运,远通湘蜀。来往四川、湖南和江汉平原的船只,在此停靠做生意,使港镇并兴,茅埠遂搬至新堤,成为商品交易和物质集散地。

清朝顺治初年,新堤成为文泉县城,茅江两岸行商坐贾云集,店铺作坊鳞次栉比,沿长江和茅江(里河)呈丁字形分布。“十里堤街民肩摩,往来船只相排突”。

清咸丰年间,汉口开埠后,英、美、德、法、日等国先后在新堤开设洋行。其后,英国怡和洋行、亚细亚洋行,德国美最时洋行,美国美孚洋行,日本和记洋行、礼和洋行、横滨正金洋行以及教堂等等跻身新堤街巷。

与此同时,钱庄、票号、当铺、银行不断涌现新堤,到清朝后期,新堤行栈、店铺鳞次栉比,湖南、江西、浙江、江苏、山东、山西、安徽富商大贾帮派、会馆、庙宇、私宅、祠堂新堤。新堤成为湖北境内长江沿岸四大外贸通商口岸之一,与汉口、沙市、宜昌并肩,海关应时而生。

故而新堤工人队伍十分庞大,尤以码头搬运工居多。

熊传藻主编《沔光周刊》,撰写《光明之路》等文章,在工人中传播;然后由陈秀山、向松华(向竹美)等人组建工会小组。

陈秀山、向松华向熊传藻推荐码头工人胡兴坤:“牛伢尽管家境贫寒,却是夜校积极分子,向往革命。”

熊传藻由陈秀山引路,直入码头胡兴坤家,只见床头一本《新青年》。熊传藻正惊疑间,胡兴坤(1902-1930,胡牛伢,后为中共长江局联络员)爱不释手道:“这是娄敏修送的!”

牛伢是胡兴坤乳名,世代码头工人,由胡家合资进了四年私塾。辛亥革命时,光复新堤的乡人、总统府秘书李作栋(1888-1958,李春萱、李椿萱,后为首义同志会理事、湖北政协委员等)报告辛亥之役,萌发幼小的牛伢革命之火。

在夜校,胡兴坤与刘植安、陈秀山、胡长庆、胡炎昌、夏家荣、张钦明、向庭松等人讨论“为什么军阀连年混战?”“为什么痛苦的是黎民百姓?”“我们的出路在哪?”

熊传藻一见胡兴坤,顿感其正直、热情,追求革命,遂递过一本《共产主义ABC》。

胡兴坤喜不自禁,手不释卷,当即向熊传藻请教“共产主义”。

9月中,熊传藻主持余泽贞、黄正娥等女生入党仪式,将新堤小组升格为共产党沔阳县新堤支部,被推任书记,以刘植安、郑崇实、胡炎昌、李耀文为委员,另有艾学五、刘生安、杨敦本等党员,其后,熊传藻回傅家湾诸地,着眼农民运动。

话说关兆南、张雨林自然返回家乡沔阳南乡峰口,创办“青年读书会”,吸收刘甘乾(刘甘泉)、李生银加入共产党,于9月初成立峰口小组。

10月,农民白泽清、塾师王晓芗(1881—1928,王晓湘、王晓香、王文俊,后为沔阳工农革命军第五军十三师师长)等人成为峰口小组成员,关兆南遂改组为共产党峰口支部, 被推为书记,以刘甘乾、张雨林、李生银为委员。

关兆南布置支部任务:秘密发展贫苦农民、渔民、塾师,这些身世清白、思想进步、斗争坚决的人加入组织;吸收之前,要进行阶级教育、我们党的政策和宗旨教育,要让他们记住,要代表民众、同封建地主、土豪劣绅进行坚决斗争;必须做反帝反封建的先锋,作为共产主义献身的英勇战士。

至此,沔阳县境建有四个共产党支部。

共青团武昌地方执行委员会宣传委员刘仲雯(1902-1948,刘昌群、刘仕衡、刘仲云,后任共青团湖北省委书记、国民党广西省党部书记长等职)抵达新堤,吸收胡楚珩、彭焕章加入共青团,建立新堤支部,由陈先凡任支部书记,胡彬川为特派员。

10月尾,刘仲雯北进沔阳县城,与沔城小组娄敏修、刘金山、许炎生等人商议创立共青团组织,决定先成立“共青团沔阳通讯处”,由许炎生负责,在年内成立支部,与武昌地委保持联络。

11月上旬,刘仲雯返回武汉,调任共青团上海南市部委员会书记。

进入12月,沔城拥有陈治朴、郭环珍(郭怀珍)、李应早等五名共青团员。这时,共青团武昌地委改组为武汉地方执行委员会,月底,武汉地委书记黄镜将共青团沔阳通讯处升格为“共青团沔阳特别支部”,由许炎生担任支部书记。

进入1926年,共青团武汉地委指派寒假回乡的艾学五为沔阳通讯员,并于2月改组新堤支部,升格为共青团沔阳县新堤特别支部,由胡兴坤任书记,成员陈先凡、胡楚珩、彭焕章、吴鼎国四人。

1926年初,熊传藻与刘植安、郑崇实、胡炎昌新堤支部一班人,在江峰小学开办工人运动训练班,并将陈秀山、向松华、胡兴坤等吸收入共产党支部,成立码头工会,由陈秀山、向松华负责,以正大码头江峰阁等处为活动据点。

江峰小学源于清朝道光年间沔阳州教谕傅卓然捐俸倡办的江峰书院,位于关帝庙之北,与东岸文昌阁隔河相对,光绪年间更名为沔阳州官立南方高等小学堂,宣统元年改为沔阳州官立第三高等小学堂,民国初年为沔阳县立第三高等小学校,1915年停办。

经高掬香倡议,由新堤部分富户捐款和收缴商埠税筹集资金,在高等小学原址创办江峰小学。 由留日学生周鉴源担任校董会董事长,叶伟堂、张香秋、陈焕章、贺耀秋、杨剑清等为董事,聘卢芷香任校长,扩建两栋砖木结构的教学楼。

熊传藻进入石桥街杨源昌客栈,团特支委员杨乐如(1904-1947,杨若如、杨如海、杨湘韵、杨湘运,后任中共岳阳中心县委书记等职)手疾眼快,放下《沔光周刊》,迎熊传藻落座。

“听说你也读了八年学馆,文章也写得不错,是新堤小秀才,你写写店员们的生活、追求,刊发《沔光周刊》,”熊传藻鼓励杨乐如,“把店员们鼓动起来。”

“多谢南阳大哥,”杨乐如跃跃欲试,“店员们都想喊出心里话呢!”

杨乐如出生于湖南省巴陵县东区茆田团孟城塅一小康之家,三岁时随父母横渡长江,西入帆船如林的新堤,开设小饭店谋生。五岁时,杨乐如进入饭店马路对面学馆启蒙,小乐如很快展现超强的学习能力,很多书一看便知,甚至无师自通;其父母经常买来一摞书,过不了多久又看完了,杨母只好用牛车拉书。

十二岁时,杨父病故,其母葵氏选择地势较高的石桥街租下艾桂庭一处两层木屋的第一层,开小旅馆——杨源昌客栈,设有二十个床位。杨乐如开始帮助母亲照看租铺。

杨母为人热情豪爽、乐善好施,富有同情心,拾到客人钱财,一一归还;对远道落难之人,尽力资助盘缠;杨乐如在母亲影响下,逐渐养成同情心、上进心与责任感;经常苦闷于现实与理想的背离,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浪潮新堤后,杨乐如开始对孙中山、对马克思、对恩格斯和列宁的书籍着迷起来,日同朝阳起,夜伴孤灯眠,思考着改变现状之路。

杨母租下两层,勉强供杨乐如买书,开阔他的视野,杨乐如成为客人、邻居眼中的“小秀才”。

时,新堤餐铺、旅店近两百家,“杏花”“大观”“海江春”“月红”“好公道”“德华”“圆圆”诸酒楼遐迩闻名;还有大量票号、钱庄、店铺、祠堂、大资本家私宅,粗梁巨柱,石狮雄踞,铁包朱门,回廊过道,飞檐走兽,雕塑华丽;大量店员、雇工、学徒充斥其间。

“你这个店员工会小组要再扩大,把所有店员、雇工、学徒鼓动起来,成立店员工会委员会。”熊传藻引导杨乐如,“这是一支巨大革命力量,改变新堤,要从他们开始……”

“让新安旅栈伙计漆子恒专门负责旅栈行业,他为人直爽、机智勇敢。”杨乐如建议,“让蜡坊伙计吴怀生帮我做酒楼、店铺、票号、钱庄店员这一线,这样容易鼓动。”

漆子恒(1906-1983,王治、王人杰、王帮藻,生前为湖北省粮食局顾问)祖居地乃湖南株洲南乡王古冲,出生于新堤一染坊之家,兄妹六人,有五人夭折在贫病之中。其父染布匠漆甫廷借西挪东,让漆子恒私塾。漆子恒十四岁被迫学徒,但是,性格耿直的漆子恒不满老板的刻薄、狡诈,经常顶撞老板,因此,被八家店铺赶出店门,其父只得请保人向新安旅栈交纳三十大洋押金,让漆子恒跑腿。每天早起晚睡、忙忙碌碌的漆子恒渴望找到一条解脱贫困之路!

“非常好,正合我想法,怀生这小子满腔热情,是个好帮手。”熊传藻大加赞赏,“我们就是要由行业小组到委员会、建立总工会,把我们全部工人拧成一股绳。”

吴怀生是吴鼎国(1908-1930,吴怀祖,后任中共新堤地下交通站站长)乳名,出生于新堤一贫民之家,八岁时,其父母双亡,寄食于开“余春记”纸扇铺的外祖父余春和家。

吴鼎国九岁时,进县立新堤小学校,十一岁以优异成绩获沔阳县政府“报喜状书”,十三岁后,在余春记纸扇铺开始学绘画书法,自绘《纸扇人物山水画》一册。

1924年,十六岁的吴鼎国辍学,入新堤“新昌隆”杂货店当学徒,学站柜台,对外结交变得广泛。余春和唯恐他误入歧途,遂嘱托店东安排他到店内开设的蜡烛作坊,学习制烛。吴鼎国则在夜间与漆子恒、杨光华等人往来,参加平民夜校,成为共青团员。吴鼎国为不忘外祖父养育之恩,又自取名“怀祖”。

吃过杨母做的晚饭后,熊传藻和杨乐如不知不觉来到衙门口,这里不仅会馆、公所、宾馆、宫堂、贸易公司众多,而且“同福”“伦昌”“裕生”“源康”“祥兴元”等布匹、绸缎行对出,催生缝纫店不断涌现,其为数众多的帮工、佣工、学徒使缝纫业跻身新堤行业前列。

杨德方裁缝店以其精湛的手艺而出名,店主杨义发(1892-1927,后为新堤市总工会委员等)是裁缝工会小组负责人,其手艺精湛,为人正直,光明磊落,很受同行的尊敬。

当熊传藻和杨乐如进入时,杨义发召开裁缝工会小组会议刚散。

“杨大哥,改变社会,我们做主人,你带了个好头!”熊传藻竖起大拇指。

杨义发憨厚笑曰:“一木难成林,众人拾柴火焰高。今后,我们要靠工会组织,维护我们自身的利益,不能被卢芷香、刘宜焕、易启发、谢治安他们这伙商会、行会把头们随意宰割。”

杨义发出生于潜江县南乡刘家台一裁缝世家,其父带着他们兄弟二人开一家缝纫店,生意兴隆,家道小康。杨义发七岁那年,南乡受灾,其父一担箩筐,举家迁到新堤。

杨义发十五岁时,开始随父学裁缝手艺,二十岁那年,同性情温顺、治家勤俭的雷云成婚配。数年后,其父母相继病逝,哥哥杨业禄外出经商,杨义发夫妻撑起裁缝店。

娄敏修的平民夜校引起杨义发心灵强烈共鸣:“难怪我们老是被行会把头勒索、欺侮,只有共产主义社会……”

熊传藻请杨义发主持成立裁缝工会委员会,当下三人探论扩大工会事宜,至深夜方散。

话说新堤的制扇业首屈一指、堪称神州前茅。清朝乾隆期间就闻名华夏,1789年,武昌训导张圣裁《洪湖吟》曰“何时醉游洪湖水,鲫鱼相共羽扇多”,洪湖漫天飞翔的野鸭、大雁是丰富的原材料,至1897年,新堤羽毛扇厂家近二十,年产销十二万把,由英国怡和洋行经销国内外。

新堤纸折扇在清朝嘉庆年间,以邓天吉扇行制作的书画扇最出名,“折叠成扇显书画,天吉堪数第一家”;民国初期,新堤纸折扇进入黄金时期,有近五十家扇行、工厂,远销海外。

故而在新堤,活跃着一支人数众多的制扇工队伍。

1926年1月下旬,北风呼啸,雪花飞絮。

熊传藻邀约出生于嘉鱼县城而来“天吉扇行”当学徒的杨光华(1908-1991,杨志清、巴木,后任中共湘鄂西省委书记、满洲省委代理书记等职),商议筹组制扇工会,杨光华推荐纸扇刘明和与羽扇石树藩二人。

斯时,从武昌至新堤的江轮上,几个气度非凡的青年学生先后登岸。走在前面的中华大学的刘绍南(1903-1928,刘自棠,后为中共沔南临时县委书记等)、武汉中学的卢先瑚与涂纪泽,均是沔阳南乡洪湖西北岸人氏;后面是新堤富商子弟胡彬川,他们是寒假返乡。

胡彬川持有省党部特派员公函,与熊传藻、艾学五、胡兴坤、陈秀山、杨乐如等人正式组建国民党新堤镇党部,并参与共产党新堤支部,暂且按下。

却说刘绍南脸上有块红瘤,人称“刘瘤子”,在临江街饭铺后,与卢先瑚、涂纪泽转由茅江码头帆船,转夏水,穿越茫茫洪湖,经卫口(渭口),舟行柴松河,直抵戴家场。

卢先瑚(1905-1932,卢先符、卢敬符,后任沔阳县游击队队长等职)家在场东五里开外的卢家墩,柴松河有船来往。刘绍南家在场北两三里路的土地沟,涂纪泽(1903-1930,后任沔阳县特务队副队长等职)家则在土地沟之西北五里左右的陈家剅。

刘绍南家是戴家场一带的豪门大户,土地沟首富,拥有良田一百三十余亩,雇长工数人,出租部分田地。

刘绍南一进大院,就召集家庭会议,宣布:将刘家土地分给佃农、贫民。

欢迎学子归家的欢愉氛围一下子死寂,家人面面相觑:这就是你读书的效果?

“孙中山先生倡导平均地权,希望实现耕者有其田。现在,广东革命政府已经开始实施。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国家土地从哪里来?只能从土地私有者地主这儿,将来土地都会归公,国民革命就是要消除地主从地租及地价中获得暴利……”刘绍南耐心地引导家人。

其父刘家云先前从儿子书信、交谈中已经认识到革命潮流, 遂最后拍板:留下够自家人生活的田地,其余全部分掉。

第二天,刘绍南召集所有佃户,宣布划分田地给他们。佃户呆若木鸡,不敢相信自己耳朵,以为刘瘤子开玩笑,胆大的王文允(王文元)道:“小侠客,自古租地吃饭,哪有无偿获田的?”

“小侠客”是刘绍南誉号。清光绪二十九年一月,农历壬寅年腊月二十四日,刘绍南诞生,遂乳名“小年”,为长子,其后又弟弟四人。

稍长,刘绍南入白鱼嘴远房舅父王玉五学馆。颇具天赋的小绍南刻苦攻读,以至文章能一气呵成,令先生、同窗惊慕。课余,小绍南弄鱼摸虾,爬树戳窝,十分顽皮,以水泊梁山英雄为偶像,憧憬做一名除恶扬善、劫富济贫的侠客;视替穷苦百姓写状子、打官司为乐事。

与监利县三官殿相邻的乡绅刘斗生公然强占侯氏湖滩。侯氏托请刘绍南讼状,刘绍南则给刘斗生长信一封;刘斗生展信一看,咄咄激烈又不失恳切地晓以利害,深感刘绍南胸涌雄才,更疑其乃侯氏后台,遂将侵占的湖面完璧归赵。

此时,锋芒初露的刘绍南十四岁,被誉为“小侠客”。

十六岁刚出头的刘绍南于1920年告别闭塞落后的土地沟,考入陈潭秋、倪季端等人创办的共进中学;1923年考入中华大学。在陈潭秋、董用威、向警予等人引导下,刘绍南开始接受救国救民的马克思主义,于1924年加入共产党。

每逢假期回乡,刘绍南则与卢先瑚、涂纪泽联络附近的涂为云、彭国材、贺家琪、李德珍、陈德华、赵图荣(赵图云)、黄国庭(黄国廷)、王康甫(王康普)、许登科等青年学生和农民,介绍俄国革命,宣传马列主义、新三民主义、共产党主张,向他们推荐《中国青年》《前锋》《武汉星期评论》《国闻周刊》等刊物。

本次寒假毕业,刘绍南被省党部委派为农民运动特派员,决心从自身富家子弟开刀,实行破产闹革命。

刘绍南见佃农们一时难以接受,遂吩咐雇工们多办一些年货,雇工们以为刘家大少爷过年要大宴宾朋,便采买丰盛的年货。

2月5日,农历小年,雇工们领完工钱,准备回家过年时,刘绍南将年货其中一半一一分给他们。

南距土地沟三四路程的水塌埠富绅李先汉,其妻叶巧云系乡绅叶邑老之妹,拥有田地二十多亩、大瓦房三栋。其子李德珍(?-1931,后任沔阳县南区苏维埃主席等职)自幼生得矮小精干,敢作敢为,人称“李矮子”,年少时启蒙于长乐古寺叶邑老。因对《周礼》《礼记》之类提不起兴趣,十四岁时李德珍逃出学馆。李先汉拗不过他,再将他送到陈家垸陈氏宗祠陈新航学馆,选读经书。十八岁时,李德珍与陈家垸的陈孝贞结婚。

听说刘绍南要把田地无偿分出,李德珍起初觉得荒诞不经,继而又感到情理之中,因为刘绍南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俄国革命就是这样嘛?但是心中还是没底,他家几亩地能分几户?于是西奔陈家剅,叫上涂纪泽与彭国材两表兄弟,直奔土地沟:“瘤子,你家土地分完了咋办?”

“再分涂老五、彭显臣、张泽厚、周传简他们的。”刘绍南斩钉截铁,“凡是霸有土地的,全部平分。”

“涂老五?”李德珍吓了一大跳。

涂老五本名涂大渭(涂大位、涂竹青、涂斌),因排行第五,故称涂老五,在沔南、监西拥有田地一万余亩,仅戴家场一带良田四千亩,房屋无数,在监、沔两县商店、铺坊二三十家,仗其二兄省议员涂柏青(涂大泗)之势,位居东荆河堤董、联保处团董,人称沔阳“南霸天”。

涂大渭以心狠手毒著称,为乡里一霸,百姓畏之如虎,号曰“毒老虎”。

刘绍南十五岁时,家里雇请的一名窑工突然死去,一直觊觎刘家财富的涂大渭以为天赐良机,即借题发挥,状告刘家害死雇工。小绍南初生牛犊不怕虎,上书沔阳州知事董锡赓,据理力争,并理直气壮数列涂大渭罪状。

董锡赓乃河南信阳人氏,与涂家有隙,遂判刘绍南胜诉,出乎涂大渭意外,“小侠客”果然名不虚传。涂大渭遂转为笼络,请王氏兄弟出面说合,请酒、送袍子,收刘绍南为干儿子。哪知“小侠客”富贵不淫,软硬不吃,涂大渭自讨没趣。

“瘤子,分涂老五的土地,是要他的命,这可不比打官司啊?”李德珍担忧。

“怎么?李矮子怕了?”刘绍南激将,“你向来不是人矮虎胆么?”

“你冲锋,我当先。”李德珍无所畏惧,“我李矮子什么时候怕过?”

刘绍南大笑,一把抓住李德珍:“好兄弟,有你同心……”

“好兄弟不能撇下我啊?”在一旁听他俩一唱一和的彭国材(1904-1932,彭英栋,后任湘鄂西省苏维埃政府政治保卫局局长等职)佯装不高兴,因他是齆鼻子,被人戏称“彭鼻子”。

“彭鼻子,瘤子想打毒老虎,你也干?”李德珍毫无掩饰。

“现在就打老虎?武松还得先喝三大碗呢!”彭国材疑虑。

涂纪泽血气方刚:“只要我们兄弟齐心,其利断金。涂老五算什么?”

刘绍南试探:“古今成就大事者,无不兄弟相助,刘关张桃园结义而兴蜀汉,水泊梁山一百单八而征战四方,我有心结义诸位……”

“好!”刘绍南话未完,彭国材、李德珍、涂纪泽异口同声。

刘绍南大喜:“现在梅花盛开,我们来个梅园结义?”

“梅花洁白,喻示我们兄弟无私,赤诚革命!”涂纪泽迫不及待。

当下,刘绍南提出一坛酒,彭国材拿出四个大碗,四人奔向刘家后园。

彭国材,清光绪三十年十二月诞生于小沙口之彭家湾。其祖父彭明文,膝下五子,以种田为主,兼业洪湖捕鱼;其父彭圣全排行老二,以贩卖耕牛致富,购置九湖垸、李小垸等处湖田三百余亩,成为小沙口殷实之家。

小沙口集市东属沔阳,西归监利,彭家在监利地界至吴家新场一带拥有田地、房屋,因此,《监利县志》记录彭国材为监利人氏。

彭国材六岁开始湖里来,河里去,成为洪湖“浪里白条”,在芦苇丛中,摸螺捕鱼,开始与湖苇结下不解之缘。

七岁时,彭国材入私塾,敏而好学,但是顽皮过分,令先生可喜可忧;九岁始阅读《三国》《水浒》《封神》诸书,崇拜嫉恶如仇、好打抱不平的英雄好汉。

一次,在小沙口看见一收租的乡绅用拐杖直敲交租农民的头,彭国材怒不可遏,拾起一颗石子朝那乡绅头上狠狠砸去,转身撒腿就跑。乡绅用手捂着流血的头,等反应过来时,彭国材已无影无踪。

1917年底,彭圣全北迁二十里路开外的陈家剅,彭国材遂与表兄涂纪泽之家相距不过一里路,并东距水塌埠李德珍家也只有一里路程。

1919年春,彭国材考入沔城阖州高等小学校。从乡俗,其父母为其娶小沙口谢家湾的谢菊㛅为妻。燕尔新婚的彭国材直入阖州小学校。

时,参加武昌首义后,为反对将政权让予袁世凯而辞去黎元洪总统府秘书之职回乡的张难先(1874-1968,张辉澧,后为浙江省政府主席、中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等)正在阖州高等小学校授徒,特别喜爱思想活跃、正直刻苦的彭国材。

五四运动风暴全国,彭国材与邓文轩、许炎生、刘金山等人组成沔城学生联合会执行委员会,组织同学上街游行示威;和刘绍南一起创办《新沔阳》月刊,疾呼“苦难的父老兄弟们,现在是我们彻底觉醒的时候了!”

刚考入武汉中学的表兄涂纪泽寄回《新青年》《每周评论》《先驱》《劳动周刊》等刊物,彭国材如获至宝,爱不释手,一回家就劝告父母把多余的房产和田地分给贫穷的农民和佃户。

1923年冬,彭国材应涂纪泽之邀,首至武昌,与邓赤中、许炎生、刘金山、刘绍南、卢先瑚等人聚首,并相识娄敏修、邓翘如、叶翠梧、赵文允、郑崇实、万献武、谭翰藻、关兆南、朱源智、杨先洲、胡彬川、艾学五等沔阳学生,从而决心为解放劳苦大众、追求真理、实现救国救民的宏愿,而易名“国材”,做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中华的栋梁之材。

彭国材回沔以后,和朱源智等人策划成立“沔南学生同乡会”,探求救民之道,打击地方势力。

涂纪泽四人进入后园梅花丛中,刘绍南给每人斟满酒,正欲举碗盟誓。彭国材突然道:“当日水泊梁山歃血誓盟,今日我等亦当如此,方显诚心。”

李德珍首先赞同,刘绍南遂捉来大公鸡一只,滴血于坛,四人再满碗血酒,跪于冰雪映衬下的梅花丛中,李德珍年纪最长,起誓:“……虽然异姓,结为兄弟,死生相托,患难相扶,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皇天后土,实鉴此心……”

每人三碗誓毕,回到房中,刘绍南道:“既然我们已经是兄弟,我当真心相告,我和纪泽是共产党员,肩负发动大伙一起革命之任……”

未等刘绍南说完,彭国材打断说:“你是共产党,那我们也是共产党嘛?!”

“共产党追求共产主义,加入共产党有严格纪律,”刘绍南告诫,“我们几家乃殷实之户,你们都敢革自家命吗?”

李德珍、彭国材异口同声:“你们敢,我们就敢,谁叫我们是兄弟?”

刘绍南大喜,当即讲解入党条件、纪律等等,并让他们书写入党申请。

彭国材申请书:“南乡陈家剅,努力奋斗,加入共产党,阶级斗争,严守秘密,巩固纪律,个人牺牲,死不变党。真心党员彭国材,中华民国拾伍年贰月拾日。”

刘绍南在李德珍、彭国材的申请书上,签名:介绍人,刘绍南,并盖印章。

“欢迎德珍兄、国材老弟成为我们共产党戴家场小组成员,我们就有八人了,”宣誓毕,刘绍南绍介,“我们戴家场小组属武汉地方执行委员会领导,暂时由我、为云、纪泽三人负责。”

原来,就在昨日,高个子涂为云(1902-1928,涂位云、涂位荣,后为中共沔南临时县委委员等),外号“涂长子”;满脸麻子的贺家琪,人称“贺麻子”;还有赵图荣与黄国庭,四人与刘绍南义结金兰,加入共产党。

涂纪泽目光炯炯道:“光凭我们几个,肯定斗不过涂老五他们,要发动大伙一起来,先要把农民协会建立起来……”

“邓赤中、娄敏修、许炎生、胡幼松他们在西乡、北乡早就搞起来了。”彭国材精神抖擞,“我们不能再落后了。”

刘绍南当即指导他们如何发动农民、渔民,建立协会。

此后,涂纪泽、彭国材白天结伴,狩猎洪湖,练就枪法,串联平民渔户;晚上探讨军事,争论《孙子兵法》,有时鸡鸣方散。

2月13日,是正月初一,刘绍南给父母拜年、恭贺新春其后,拎着年前雇工们购置、分剩的一半年货,给佃户们一一拜年。

佃户王文允满眼热泪:“大少爷啊,不敢当啊,自盘古开天来,哪有你这样的?”

刘绍南温情道:“你们佃户是我们刘家衣食父母,从现在开始,我不是少爷,你不是佃户,我们平等地一起来改变这个社会,推翻压迫我们的封建势力、反动军阀,实现耕者有其田……”

第二天,佃户们都来刘家还礼,给刘家云夫妻拜年。

刘绍南把他们召集前院,登上台阶,把田租地契让大伙查验后,投进火盆。在众人惊诧声中,一串火焰将田租地契化为灰烬。

当即,经大伙推荐,刘绍南宣布,由年长的赵图荣、陈德华、王文允与年轻的涂为云、吴德明组成分地小组。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