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几日,老臣伍举风尘仆仆赶回,脚不沾地直接进宫禀报。
熊虔看见伍举,未免紧张。迫不及待询问:“伍爱卿!寡人向晋侯所请之事,晋侯有何反应?”
“回大王,微臣这次出使晋国,受到晋侯以盛大的礼遇。大王所请,晋侯虽有为难之色,但还是未敢回绝,最后全部应允了。” 伍举上前禀报。
“那晋侯可是两求——皆允?”大王两眼放光。
“回大王,两求皆允。”
“哈哈哈!晋惧我也!惧我也!好!好!”
熊虔随即传令,召集要臣共商会盟诸侯,谋求霸业的重大国事。
“诸爱卿!朕登基以来,朝纲大振,百姓欢呼。朕欲会盟诸侯,重振霸业。不知众爱卿有何高见?”
“大王英明!臣等愿追随大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众大臣异口同声。
“好!”熊虔铺开一张羊皮地图:“伍爱卿使晋,晋候两求皆允,可见晋候与我视好。若北方与晋国交好,其他陈,蔡,郑等小国也会见风使舵,北方可暂时无忧。而我国后方的吴国,一直与我为敌。可谓我大楚心腹之患。现在,是该到了和他们好好清算的时候了。”
“那大王的意思是,借此次会盟诸侯之机,举兵伐吴?”令尹罢试探地问道。熊虔接过令尹的话题:“寡人就是想就这次此会盟之机,仿效当年齐桓公伐楚之事。”
伍举想了一下:“臣闻欲图霸业者,必先得诸侯;欲得诸侯者,必先慎礼。若要兴兵,臣以为当师出有名。”伍举是个忠诚率直的谏臣,又是一位贤达睿智的谋臣。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做君王最难的的栋梁之材。如今,他与大王既已成君臣,不可不谏,也不可不谋。可恶其行,又不可不忠其君。而大王对他亦是又恨又敬,亲近不得,又离开不得;少不了也多不得,实在难以把握和掌控。
大王望着伍举:“以爱卿所见呢?”
伍举略作思忖,接着说道:“当初齐国大夫庆封弑其君,逃于吴国,吴国不仅不讨其罪,反而加宠封地。现在齐庆封处以朱方之地,聚族而居,富于其旧,齐人愤怨。所以,吴国也成了众矢之的。我们如果以诛庆封为名用兵伐吴,便可以一举两得。”
熊虔一听拍手叫好:“好,我大楚欲图天下霸业,必先灭吴,铲除后顾之忧,朕决定在申地会盟诸侯,然后趁势伐吴,一鼓作气,消灭强吴。”
莫敖屈申上前拜礼:“大王!微臣以为,那些诸侯小国,历来都是见风使舵,微臣担心如果乘会盟之机兴兵伐吴固然可以省时省事,但也需审慎提防!”
太宰启疆也谨慎禀报:“微臣一直奉命在楚吴边界筑城防守,也不时和吴兵交手,吴国经过这些年休养生息,国力雄厚,兵强马壮,大王若要和吴国交战,还须谨慎对待。”
熊虔不以为然,毫不在乎扫眼众臣:“区区吴国,何足为惧?且不说我泱泱大楚早已今非惜比,这次会盟诸侯,各国定会纷纷响应。消灭强吴,已是指日可待。”
“大王英明!”众大臣见大王主意已定,也不好再说什么。
伍举使晋带回的消息,的确让楚灵王兴奋难掩。近百年来,楚晋作为两个相邻的大国,一个雄踞中原,一个横扫南蛮,相互缠斗,此消彼长,构成了龙虎相斗的南北两极。而至楚晋鄢陵之战后,楚国虽然大伤元气,晋国却也并未乘势崛起,两国从此进入到漫长的相持和对峙。
然而,趁着楚晋争霸,其他诸侯小国却并未沉寂安睡,北边的齐秦燕赵,个个虎视眈眈;而南边的吴国,也公然对泱泱大楚蔑视挑衅。所以,熊虔登临大位后,大的战略就是力争稳定北方,集中尽力征服东吴。
此番派老臣伍举出使晋国,通过求婚请盟试探晋候,晋候的态度,的确让熊虔踏实许多。如果楚晋联姻修好,一心应对东吴,凭着楚国现有实力,打败东吴,重振霸业,实乃指日可待。
大势所趋,决心已定,楚灵王下令诸位大臣分头筹划准备,在他心里还有一桩要事悬着,这件事情不赶紧处理,他现在干别的也没多大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