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红色小兵的头像

红色小兵

网站用户

小说
202112/16
分享
《煤海党魂》连载

第一章 英雄出世

1944年的春天,关东大地白雪皑皑,齐腰深的积雪像厚厚的棉花铺满大地,一望无垠的白色笼罩四野,接天连地,遮阳映月,万花筒似的寒光紧箍着万事万物,万事万物找不见一丝生气儿。虽然现在已经是春天,但是冬季的大烟儿炮时刻缠绕着关东大地,人们躲在雪窝子里闷着,如同生活在幽灵般的世界里。每次等大烟儿炮过后,人们在弥漫的积雪中抠一个窟窿,从厚厚的积雪里钻出去,为这白雪皑皑的莽原增添了一丝生气儿。当然,每一次从积雪中钻出来无比幸运!往往一些人在日寇般狠毒的大烟儿炮下罹难,被密不透风的大风雪捂死而罹难。从一片洁白的大地上冒出来的人们,偶尔看到一个有活气儿的生灵窜蹦跳跃,足以让他们欣喜一阵子。在这片广袤的关东大地上生活的人口不足千万,男女比例仅为四百比一,在日寇的铁蹄下死的多生的少。他们如同这片土地一样正青春,却正经受着生命的践踏和青春之殇,发出悲凉的哀叹:国破家不在啊!

从客观上讲,起起伏伏的黑土地,无边无沿的原始森林,以及它们孕育的每一样东西,都像长生不老的唐僧肉,块块是宝。人们挂在嘴边的东北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就是见证。东北人为什么说这三样是宝呢?因为东北人说话直接——这三样东西都能救命!而且,凡是踏入关东大地的人,都知道这三样东西关键时刻能救命!无论本地人还是外来人,他们都会传颂一个重复的话题——关东大地神奇,关东大地是生存的天堂!这里曾经留下李世民东征的足迹,曾经是清王朝的龙兴之地,现在却正经受着日本财狼的践踏和蹂躏,发出一声声挣扎的哀嚎。

关东大地上的大顶子山煤矿,是东北三省一颗耀眼的明珠。到1943年,这颗明珠经过一百多年的擦拭和磨砺,愈发放射出耀眼的光芒,四面八方的人们朝圣般赶往这里,都想在乌金的海潮里大捞一把。此时,日寇铁蹄的踏遍了东北三省,乃至全国,其无情的侵略战火正在在大顶子山燃烧。

不过,就大顶子山煤矿的知名度来说,仅次于大清朝柳条边长城。说起柳条边长城,从康熙到道光四位帝王东巡十一次,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二道长城——柳条边。这道长城不是防范外敌,而是防范关内迁徙者闯关东破坏清王朝的龙兴之地。待关东大地柳条长成古柳时,已经到了公元1840年,全国人口增长到四万万。但是,占全国五分之一的关东大地,每平方公里还不到两个人。所以说,关东大地既有任人打扮的少女诱惑,又有蒙着神秘面纱的传奇故事,几乎每个关东人都是一个传奇的故事。1944年春天,大顶子山煤矿真正拉开了历史性的序幕,造就了中国近现代史上矿工争取独立、自由和生存的史诗,创造了矿工新中国贡献梦、改革开放黄金梦、党的十八大开始的中国梦,铸就了东北矿山儿女的传奇丰碑,演绎了中华儿女多奇志的历史。

大顶子山煤矿的前身要从1840年说起。鸦片战争让清王朝割地赔款,清王朝国库空虚,财政捉襟见肘,老百姓生活在半封建半殖民的凄惨之中。因此,洋务派把眼光投到兴办矿业、冶炼有色金属上。为了顾及颜面,清王朝规定“龙脉”周围绝对禁采,实质操作上只要“无碍三陵”就能开采,以填补割地赔款的无底洞。否则,庚子赔款四亿五千万两白银无处着落。因为帝国主义气势汹汹嘴脸,让清王朝从大臣到皇帝都害怕得要死,恨不得管人叫爹。所以,在这样一种畸形的情况下,清王朝默许了各种跑马圈地的开采各种矿产的呈请。其实,不管清王朝答不答应都无济于事。此时,清政府既当婊子又立牌坊,吱吱扭扭被动开放了东北资源。1928年,日本因清政府战败获得了东北驻军权和铁路权,继而发动了震惊全世界的九·一八事变,迅速占领了东北全境,叫嚣着三个月灭亡中国,比疯狂的癞皮狗都恶毒。那时,日本人表面上攻城略地,鱼肉关东同胞;实质上,日本以战养战,要据中华大地为己有。这个问题直到中国共产党提出来,并号召成立中华民族统一战线,与国民党第二次合作,中国人民才真正看清了日本的狼子野心。1927年,先知先觉的中国共产党派遣了一批党员到东北,宣传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方针政策,在东北大地上植入了一颗颗中国共产党党魂,时刻引领和组织东北人民打击日本法西斯和救亡河山,拉开了惊心动魄的斗争序幕。

大顶子山煤矿经过百年糟蹋和蹂躏,就像一个美丽少女身上长满了疮疤,正经受着恶病缠身的痛苦折磨。到1938年,大顶子山煤矿虽然完全在日本人控制之下,但是所有矿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抗争,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汇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铸就了东北乃至全国矿工党魂。

在矿工滚滚抗日洪流中,吉林大顶子山煤矿与黑龙江七台河、辽宁抚顺两个煤矿遥相呼应,形成了东北矿工抗日战线的钢铁长城。大顶子山煤矿在吉林省通化地区境内,沿线分布了二十个采煤井口,靠肩挑背扛,月采煤上万吨。九·一八事变以前,日本人探测煤炭储量五亿多吨,平均每个中国人拥有一吨煤炭。这在小小的弹丸之地日本不可想象!所以说,日本军队占领关东大地后,率先派军队和技术人员进驻,生次呼啦把煤矿夺了过去。在日本法西斯的控制下,大顶子山矿工成为猪狗一样的劳工。他们被日本侵略者及汉奸叫作窑花子、臭苦力,早晨下井挖煤,晚上就曝尸在冰天雪地。这样残酷的事实,一直延续到1944年春天才有所改观,使矿工大有将要改天换地的感觉。这时,一个人的出现,给他们带来了希望和勇气。此人叫李问天,从河南逃荒来到大顶子山,成为河南、山东两地矿工的领工三头儿。这是日本关东军驻大顶子山煤矿司令部,西宫喜代送给煤矿把头的雅称。从此,他的命运与大顶子山牢牢绑在了一起。少年中国,中国少年;青春矿山,矿山青春;青葱斗士,斗士青葱。翻滚的乌金在地火中燃烧,斗士啊在燃烧中百炼成钢。

李问天身高一米八往上,小伙子二十六七岁,两条大长腿像两根梁柁,黑瘦清癯的面容带着渗人毛,让人看两眼就觉得不寒而栗,浑身透着肃杀的气息。他带领矿工报复汉奸二头儿,偷摸整死井下监工的日本兵,与魔鬼西宫喜代谈判提高矿工待遇,赢得了大顶子山所有矿工的信赖。他来到大顶山煤矿短短两个月的时间,李问天的名号传遍了所属二十个井口,让二头儿等汉奸不寒而栗。李问天走上抗争道路,不是他自己孤雁单飞,而是有许多仁人志士中共党员、抗联战士支持和帮助,才使他具有了神威。

1944年春节前夕,李问天经过没有硝烟的殊死斗争,西宫喜代允诺李问天代表矿工提出的“约法三章”:第一,提高矿工待遇,吃上全粮食的饽饽,每年一套下井的衣服;第二,日本人或二头儿不准随意打骂矿工,妇女及十五岁以下的少年儿童不准强迫下井;第三,每个月要给矿工一天的自由休息日,矿工生病休息不算在内。如果西宫喜代不答应这“约法三章”,那么所有矿工宁可被机枪“突突”死也不下井挖煤。时值太平洋战争爆发、东南亚战事疯狂,日本人亟需要大量的煤炭供应军力,西宫喜代每天都接到关东军通化司令部催促电报,生产煤炭任务压力山大,丝毫不敢再耽误煤炭生产。西宫喜代虽然知道不是所有矿工都听李问天的,但是他也不敢拿自己的脑袋与李问天叫板。所以,他捏着鼻子答应了李问天提出的条件。

李问天带领矿工誓死抗争,改善了生存空间,妇女和孩子过上了相对安生的日子。从此,李问天成了大顶子山矿工说一不二的真正领袖,连日本鬼子都敬他三分。

这个李问天是谁,为何这么强硬,又为什么单单来到大顶子山煤矿?现实生活不像电影电视剧演的那样,英雄平白无故诞生!不是哪个英雄一生下来,就充满了为国为民思想,就无私奉献自己的一切。此刻,李问天一身正气,视死如归,想的全是矿工大家的利益,时刻与鬼子汉奸做坚决抗争。为什么他敢这样做?这一切都是有原因的!他从小受中国共产党“救亡图存”伟大精神感召,志愿把日本法西斯赶出中国大地,志愿为这一目标自愿牺牲一切。

说起这个大顶子山煤矿突然冒出来的英雄李问天,他带领乡亲从河南来到关东大地,到抚顺煤矿投奔杨靖宇将军,一心想寻求吃饱饭,从来没想过要浴血疆场、砸碎旧世界,与日本鬼子做殊死斗争。命运就是这么奇怪!你越想干啥越干不成。不但如此而且给你引向他途。本来,李问天带领乡亲们来到关东想吃饱饭,不但没有实现这个愿望,反而一头扎进了大顶子山的腥风血雨,冒着掉脑袋的风险苟活着。

李问天闯关东这件事,要从七·七事变抗战爆发说起。七·七事变以后,中日几十万军队驻扎在河南,军粮、草料、兵源全部“就地取材”,民脂民膏搜刮殆尽。异常沉重的兵役徭役和赋税,使得河南民力物力财力早已枯竭,即使是在风调雨顺的年头,农民交完赋税后也只能靠野菜杂粮勉强度日。1942年,河南大地全部遭灾,麦收只有一两成,秋粮完全绝收!中国军队要吃饭,日本军队要吃饭,老百姓要吃饭,三千多万张嘴都要吃饭。粮食搁哪来呀?肯定要从老百姓的嘴里往外抠。这就造成河南大地饿殍遍野,尸骨衣不蔽体的悲惨景象!一具具饿殍,累累白骨上附着丝毫黑乎乎肉泥,面目上似有似无的一双黑窟窿,狰狞的尸骨面容比骷髅还骇人。这一切,蒋介石及其国民政府所有官员熟视无睹,仍然一心谋划执行“攘外必先安内”的败类计划。

在蒋介石看来,河南的地理位置特殊,是中日军队角逐的主要战场,而非相对稳定的大后方。因此,他随时准备放弃河南,随时准备抛弃河南三千万子民。正是沿着这样的逻辑,1938年蒋介石下令炸开花园口黄河大堤,成为1942年河南这场天灾人祸的直接原因,间接导演了这场惨绝人寰的人间悲剧。本来,豫西一带荞麦尚有收获希望,没成想又来一场大霜,麦粒未能灌浆,籽粒干瘪,如同刚刚受孕的卵子全部冻死在胎胞之中。三四月份,豫西一场雹灾霜灾,豫南豫中风灾弥漫,豫东蝗灾铺天盖地,每一寸土地在刮骨之痛下呻吟,每一寸空气都弥漫着断肠毒散,每一个人都处在生死存亡之中。入夏,全省三个月一个雨星儿没掉,大地干旱得划根儿火柴就能点燃空气,使哀嚎的大地更加鬼哭狼嚎,继而又死一般的寂寥,没有了一点儿生机。

八九月份,临河各地黄水漫过大堤,汪洋泛滥,大水一走一过,整片大地犹如铜铁放光一般干净。没有干渴而死的草木,都被人们吃得一干二净。大地光秃秃,仅存的几个大树光洁如老妇干瘪的皮肤一样。街头野狗肆意撕扯男女老幼的尸体,对从身边走过的寥寥无几的活人视而不见;在荒芜的残垣断壁中有零星的活人,不知捡来谁家的小孩儿胳膊腿煮着吃;遍地推着独轮车扶老携幼的难民,像一群失去主人的牛羊毫无目的地仓皇逃难。大旱之后又遭蝗灾和水淹,灾情重到了什么程度可想而知!人类发源的河南大地就这样变成了人间地狱,将五千年文明的源泉变成了永远的祭台,人鬼呜咽,生死无着,演绎着亘古未有的人间悲剧。

河南人民唾骂横行无忌、惨无人道的日本军队,唾骂“朱门酒肉臭”的国民政府的大小官员,唾骂不顾百姓死活的蒋光头蒋该死……骂天骂地有什么用?他们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应。每天早晨,鲜红的太阳虽然依旧照射河南大地,但是活着的人想要逃出这阴森森的地狱,谈何容易!河南灾情传到了英美法等国家,有良心的外国人纷纷起来谴责国民政府,蒋介石才迫于压力拨给河南法币1.2亿的救灾贷款。不可想象的是,就连这点杯水车薪的救命钱,都被河南省政府秘书长马国琳和省银行行长李汉珍扣下来做投机倒把的买卖。到1943年春天,天灾至少饿死了三百万人。这个天大的数字,被当时的河南官方统计为一千六百人。可悲,可悲,可悲啊!熟悉中国近现代史的人都知道,我们中国共产党一大代表十三人,连叛变带投敌,最后剩下五个人,却打败了蒋介石八百万军队,建立了新中国。怎么打的?河南大灾就是管中窥豹,道理自在其中,不言自明。

是啊,不能在这无望的地狱等死啊!年轻力壮的,能行动的男女老少,开始向地狱外涌去,三三两两,步履蹒跚,上气不接下气,死死生生。在泛滥的逃难的人群中有一个年轻人,上身汗衫大窟窿小眼子,有的地方几根线连缀着,还能看出来像件衣服;下身的一条黑色裤子破碎成裤衩一般,穿着一双临时编织的草鞋,踩在干裂的土地上,被硌的脚底板生疼。他一双粗大脚板皮包着骨头,已经很难支撑他高大的骨架,走起路来晃晃悠悠,何况身上还驾着一副好似千斤重的独轮车。远远看上去,这个年轻人有四十岁的模样,一副老态龙钟的样子。实际上,他才是二十五岁的小伙子,面皮如同一张透明塑料膜贴在面骨上,一脸分明见线的棱角。这个人叫李文田,人送外号李问天。

这正是:英雄出世李问天,天不绝命有人怜。炼狱青春挺脊梁,民族气节塞祸川。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