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
刘秀率军继续南下。途经范阳时,想起曾在附近与尤来变民军决战,无数的将士死在那场惊心动魄的战斗中,不禁感慨,现在却只能在心中默默怀念那些死去的将士。
刘秀指着远处广阔的原野对众将道:“这一路,咱们死了多少兄弟啊!”
有人道:“为天下谋得太平,为百姓得有英明君王,兄弟们死而无憾!”这是所有将领们的心声,众人无不盼望跟着刘秀早成大业。
刘秀默不作声,望向远方。长空辽阔,梦想遥远……每一次作战,刘秀多么希望这就是最后一场战斗,但每一次战斗都不过成为前进路上又一个起点。
众将领见刘秀一脸庄重肃穆,无不动容。当初出征时,大地刚刚吐出嫩嫩的芽尖,如今青草繁盛,原野如茵,微风吹过,绿草起伏,恍如碧波荡漾。鸟儿在空中飞翔,夏虫在草丛里歌唱,多少将士远离故土,多少兄弟埋骨他乡。这一去,不知何日还能来这里看望,这一去,不知又有谁会留在路上。
将士们跟随刘秀踏上新的征程,心中充满了对死难兄弟的怀念,也充满了新的希望,还有对刘秀登基的渴望。
到了中山(河北正定县),众将领不敢单独向刘秀建议,便联合上奏道:“自从王莽篡汉,宗庙废绝,汉室受辱,英雄怀恨,百姓受难。幸有大王与伯升首举义兵,匡扶天下,更始凭借一时之机而占有帝位,却不能奉承大统、造福天下,反而败乱纲纪,使盗贼日多,民生危困。大王初征昆阳,一战而王莽溃亡,再战平定邯郸,而后纵横北州,扫荡群雄。大王如今天下三分而有其二,跨州据土,拥兵百万。论武力,无人可争,论文德,无人可比。自古以来,天下不可长久没有帝王,天命不可以反复谦拒。希望大王能以社稷为念,能使百姓安心,早定尊位。”
刘秀看完奏章,无所表示。
大军行至南平棘(河北赵县),诸将按耐不住,再次请求刘秀登基。刘秀泰然道:“现在寇贼未平,天下未定,我们还四面受敌,如何能安心登基之事?诸位请不要多说。”
众将无奈,不知刘秀心中到底作如何之想。
其实在刘秀心中,平定天下、匡复汉室一直就是自己的理想,他何尝不想早日登基,再造汉室。但如今天下凌乱,群雄争霸,自己不过是角逐天下的英雄之一,真正能拥有天下的人又哪里在乎登基的早晚。王莽无道,十八年基业毁于旦夕之间,刘玄侥幸称帝,一时霸业瞬息转变。这些绝世梦想,没有众人的信服与百姓的归心,一切都是枉然。刘秀心中毫不惧怕天下英雄,他有雄心和胆略去与对手一决高低,他心中惧怕的是他自己,他不敢确定自己能否担得起天下归心。
刘秀手下的文臣武将都是天下一流的英雄,他们的杰出才干与赤胆忠心让刘秀更加努力也更加谨慎,刘秀信赖和珍惜他们对自己的追随,才更加小心地判断着天下大势的发展。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至尊于众,人必窥之。刘秀身边都是世不二出的英雄,如果不能带领大家奠定长久的基业,再辉煌的事业也经不住一夜风雨。刘秀相信上天不会把最好的机会一再予人,一旦失败,很难再来,他绝不会让自己在最重要的机会上失败。
众人走后,耿纯独自来找刘秀,刘秀道:“伯山不会是来劝进的吧。”
耿纯没有回答刘秀的话,问刘秀道:“大王可知道这些英雄贤士为什么愿意抛家弃子背井离乡地追随您?”
刘秀笑而不答。
耿纯道:“因为大王您英明贤德,大家追随您,是希望能够攀龙鳞,附凤翼,希望能够因为大王而成就个人的志向。如今大王已经有了足够的功业基础,又有恰当的时机,如果大王不能顺应天时与民心,不及时登基,恐怕会令这些英雄贤士失望,断绝了他们攀龙附凤的念头,而生出离去之心。大王何苦一再推辞,时不可留,众不可逆。一旦众人失望而去,要想再聚合一起恐怕就很难了。耿纯恳切希望大王能够考虑众人之心。”
耿纯的话深深打动了刘秀的心,刘秀诚恳道:“容我想想。”
耿纯走后,刘秀反复思量。登基之事,自己何尝不想,以文德武功,自己也许可以君临天下,但文德武功俱佳的人,天下人又何止一个刘秀,不要说天下人,就是自己帐下也是英雄云集。但至尊之位,又哪里是平常人可窥视的呢?我刘秀就真的不是平常人吗?自从心中有了角逐天下的愿望,刘秀已经不止一次在心中暗问自己。
年少时听到谶语“刘秀当为天子”,使刘秀年轻的心充满了震撼,也许那时只是种下了莫名的念想……
后来昆阳之城冒险决战,一战击溃了一个王朝的精锐,也许那只是一次侥幸的实践……
饶阳逃命,滹沱河神奇结冰……
下博无路,白衣老人神秘指点……
还有顺水河逢凶化吉……
难道这都是老天爷给我刘秀特殊的眷顾?
刘秀曾经不相信命运,帝王将相,宁有种乎!所以在最穷困的时候刘秀也敢揭竿而起,去追逐自己的梦想。但当无数的侥幸累积成一次次成功时,刘秀动心了。生命中也许有一种冥冥的力量,像自己内心的理想,没有人看得见,却在现实中左右着每一次选择,当无数次选择累积一起,就成为了人生的方向。
也许这就是世人所说的天命?
天下人原本相信刘汉复兴就是天命,但更始政权的无知与粗暴让所有人对刘汉天命早已失望透顶。刘秀就能改变民心失望成为天命吗?刘秀明白耿纯说得对,众意不可违。但他清楚,世间人更看重天命,英雄豪杰也不例外,天命对于至尊之位的影响,早已超越了常人的理性力量。能力与品德也许是天命的承载条件,但天命从来不会由它而来,更不会因它而在。功名可以左右一时之意,天命却会影响一世之心。多次的侥幸让刘秀相信自己便是天命所在,但他知道一切不在于自己是否相信,而在于别人是否认同。
天命无法捕捉,时机却可以等待,刘秀现在需要的只是等待。
22-9
刘秀率军继续南行,发现将士果然有失望之意。刘秀本来并不在乎什么时候登基,只要心中的目标不变,终究会有实现的一天。但他在乎手下将领们的心意,他知道人心就像浪潮,一旦涌动,就会滚滚向前难以回头。
队伍到达鄗县,刘秀派人召回冯异。
众将见冯异突然回来,各自猜测定有大事,莫名兴奋,纷纷悄悄叮嘱冯异,请他劝刘秀登基。
冯异笑道:“明公自会知你我之心,终不会令大家失望,各位也不必多想。”
刘秀午休刚起,亲兵带冯异进来,刘秀笑对冯异道:“公孙在河内可是风头很盛啊。你们敢带兵到洛阳城下,真是艺高人胆大,要是朱鲔带兵杀出来,后果真是不敢想象。”
冯异道:“我们是打着明公您的旗号,我们量他没这个胆。”
“朱鲔带兵多年,绝不是胆小怕事之人。”
“朱鲔为人谨慎,加之当时他和苏茂同时被击败了,他们完全相信明公大军已到,给他们一百个胆,他们也不敢出来决战。”
刘秀哈哈大笑,“我要真去了,只怕也不敢杀到城下。”
“我们不过区区一点小伎俩,明公智如烟海,我们岂能与您相提并论。”
刘秀凝住笑,温言道:“公孙常在河内,与中原相通,可知现在四方有什么动静?”
冯异心中一动,明白刘秀想了解天下大势,正色道:“现在天下比以前更乱了,长安城一片混乱,三王反叛,更始败亡,四方割据的力量更加强大。”
“割据力量更加强大?”
“更始无力统御四方,致使各地割据日渐坐大,这都是天下无主的原因,不过这些割据于明公而言都微不足道。倒是如今汉室宗庙之气,令天下人担忧。刘姓宗庙,只有大王能够承担。大王应该接受大家的心意,这是上为社稷所想、下为百姓所虑的千秋大业。”
刘秀叹道:“承担天下,怕不是我常人所为。昨夜我梦见乘着一条赤龙,直飞九天,醒来后,心中很是不安。”
冯异忙跪地拜道:“祝贺明公,这正是您天命所归,老天才将此符兆显示于您梦中。您醒来后心中不安是因为您一向谨慎。天命不可违,明公应早立帝位,以绝了那些无知人的蠢蠢之心。”
刘秀扶起冯异道:“帝位乃天下至尊,岂敢妄加占得。何况天下群雄割据,
我若称帝,岂不成了众矢之的?”这也是刘秀一直不愿早早称帝的重要原因。
冯异道:“这是上天特为明公所赐,怎么是妄加占得?明公一旦称帝,手下文臣武将,各有所命,大家岂能不为传世功勋而誓死效命呢?明公帐下人才济济,天下割据的群雄,有谁能挡得住明公您的兵马?现在割据势力坐大,就是因为明公迟迟未上尊位,使得各地枭雄有了可乘之机。如今长安即将溃亡,明公取而代之,这岂不正是天意,使天下百姓能够对汉室保有希望,也可断了一些人的投机之心。”
刘秀点头道:“公孙所言极是,容我思虑。”
冯异告辞出去后忙找诸将领们商议,大家知道刘秀心有所动,各自暗暗欣喜。又听冯异讲起刘秀昨夜所梦,不禁喜笑颜开,纷纷道:“明公的天命早就有所显迹,明公怎么就迟迟不愿上此尊位?”
冯异道:“不是明公不愿早上尊位,明公为人谨慎,他不希望带领大家建立一个短命王朝,他是要给我们带来足以传世的荣耀。”
众人听得心花怒放,点头称是,心里都充满了神秘的期待。
期待就像漫天而来的风雪,一夕之间就会覆盖所有它能到达的地方。刘秀整个军队很快就笼罩在神秘的期待之中,充满欣喜,充满希望。
22-10
巧合总是青睐充满梦想的人生,而真正的梦想从来不独属于一个人,有人分享,有人追随,巧合自会不期而遇。
神秘氛围中的刘秀大军迎来一位特殊的客人,这人便是彊华,青衫立冠,容颜肃穆,依稀还是当年长安求学时的模样。
两人多年未见,俱是分外亲切。刘秀惊诧道:“彊兄一向神龙见首不见尾,怎么会突然到河北?”
彊华道:“我一直在找你。”
“找我?什么事?”刘秀更觉惊诧,放下手中文牍,认真看着彊华,彊华衣履上风尘犹在,神情庄重,没有半分随意之色。
彊华没有回答,仔细端详着刘秀,而后悠然道:“听仲华说你在河北发展得很好?”
“你见着仲华了?”刘秀见彊华若有所思,依稀是当年书呆子气的神情,不禁笑道:“我发展的不好呢。”
“我路过河东郡时,他正好带兵到了河东。我们见了一面,他让我赶紧来找你。没想到这小子带起兵来居然像模像样,听说把绿林军都打败了。”
刘秀哈哈大笑,“绿林军算什么,一会给你接风洗尘,请你看看我们这里能打败天下枭雄的英雄好汉们。”
彊华不置可否,一脸惊诧道:“昆阳之战真是你组织的?”
刘秀笑而不答,但看他一脸吃惊的样子没有半分做作,以彊华的行事风格,只怕真是不知。
彊华道:“真不知道你也能打仗,不过你可不是带兵打仗的命。”
刘秀笑道:“我是不想带兵打仗,但人家要打我呀。”
彊华正色道:“这就是你的不对了,我听仲华说你下面有很多善战的人,为啥不让他们去打。”
“你说得对,看来我是越俎代庖了。”刘秀哈哈一笑。
彊华看刘秀笑得轻松爽朗,不禁语重心长道:“文叔,你现在不是以前了,要注意安排自己的事,让手下人各司其职,不然你累死也做不完。”
“嗯,有道理,现在正好你来了,以后你帮我安排吧。”
彊华摇摇头道:“我不喜欢你们这样的生活,我就喜欢像子陵那样自由自在地生活就好。”
“子陵怎样?”
“他现在会嵇山畔渔樵耕读,我本约他一起来找你,但他不屑世俗功名。”
人生如严光和彊华那样闲散舒适的自由也未尝不好,刘秀深深地叹了口气。
彊华同情地看着刘秀道:“这也是没办法,天命如此,谁也没法改变。”
“什么天命?”刘秀这几天对天命尤为敏感。
彊华吃惊地看着刘秀道:“你不知道?”
“知道什么?”
彊华似乎想起了什么,一本正经道:“我忘了告诉你,你的天命就是做天子。”
刘秀大笑道:“你千里迢迢来不会就是为了来给我说这句话吧?”
彊华神情庄重,认真道:“这么多年,我一直就是为了这句话。”
刘秀呆呆地看着彊华,心中有种莫名的感动。
彊华从怀里小心地取出一本已经发黄的书。刘秀看见书名竟赫然写着《赤伏符》,正是当年在长安读书时常听彊华说起的那本神奇传书。
刘秀惊道:“你找到啦?”
彊华神色得意,“我可找了好多年,我本以为绿林军进攻长安时毁了,竟然在长信宫一个宦官手里。我还是托一个在宫内当差的同乡打听到的,后来几番辗转才弄出来。”
书呆子也能有这般作为,可见人生事无不可为,刘秀打心眼佩服彊华的执着。
彊华正襟危坐,神色凛然道:“当初刘歆说‘刘秀当为天子’绝不是妄言。”然后打开书,仔细翻阅,突然停在一页,认真指给刘秀。
彊华手指处有几句话:“刘秀发兵捕不道……卯金修德为天子。”刘秀一震,果然不是妄言,果然不是妄言啊,心中竟升起一阵狂喜。刘秀反复看了几遍,心情才慢慢平静下来。
彊华突然将书合起来,郑重地递给刘秀道:“天命属于你,绝非妄言,这本书应当属于你。”
刘秀将书推回去,笑道:“书你就留着吧,你费了那么大周折得到它。而且你造诣深厚,能明了其中深意,放在我这只是浪费。”
彊华神情肃穆地看着刘秀道:“这本书放在哪里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
22-11
刘秀盛宴款待彊华。
众将领见彊华穿着古板,不苟言笑,俨然一派学究气,坐在刘秀身边,对一切视而不见。刘秀却是亲切随和,和众人相互说笑。大家都知彊华是刘秀同窗,也不好在他面前放意言笑。宴席一开,众人有了酒乐之事,转眼就忘了彊华的古板严肃。
席间有人讲起与刘秀相关的一些灵异之事,纷纷感叹天意可畏。刘秀只是笑而不语。
冯异问彊华道:“先生知识渊博,不知世上是否真有天命之事?”
彊华不屑道:“天命自古便有,岂是常人可知的。”
冯异又道:“天意屡显于明公,明公却不肯早上尊位,不知……”
彊华忽然站起来,大声道:“刘秀当为天子,这就是天命,顺也得顺,不顺也得顺,这可由不得他!”
众将大吃一惊,没想到一袭斯文的彊华敢直呼刘秀之名,还讲出这等铿锵有力的话,人人听得血脉贲张,心中狂喜。众人看看彊华又看看刘秀,竟说不出一句话来。
彊华根本不在乎大家诧异的目光,不紧不慢地拿出《赤伏符》,朗声道:“这《赤伏符》上已经写得很清楚,‘刘秀当为天子’。”然后将那几句话念给众人,接着又将意思讲给众人。很多人听说过这本书,竟不料今日能在这里见到。
彊华把一本土黄色绢帛所制的书往桌上一放,伸手一直,“你们看,这能有假?”
众人“哗”地一下都围到彊华身边,唯恐错过一次盛典一般,众人惊诧地看着彊华所指的那几行青黑色的字,刘秀的名字在书中显得尤为醒目,看见的没看见的都异口同声地啧啧惊叹。
刘秀果然是真命天子,众人难掩心中激动。忽听有人叫“陛下”,众人一下醒悟过来,纷纷在刘秀桌前跪倒,山呼“陛下”。彊华站到一边,淡然地看着众人,没有局促,没有欣喜,所有人也没觉半分不妥,似乎各自人生原是如此。
刘秀脸色平静,站起来,走过去扶起众人。大家执意不起,朱祐道:“请陛下顺应天命,及时登基,否则臣等不敢有违天意。”
众人都喊道:“请陛下登基。”
刘秀叹道:“各位都是世不二出的英雄,你们跟我刘秀出生入死,都是为了求得一世功名。不是我不愿登基,实是怕才德微浅,有负大家。既然众意如此,我刘秀自当与各位同生死共患难,一起平定天下,求得太平。”
众人高呼:“陛下万岁!”
22-12
更始三年(公元25年)六月己未日,刘秀在鄗县正式登基,建立年号建武,这一年为建武元年。
刘秀带领群臣祭告天地宗族,然后大赦天下,改鄗县为高邑,并亲自写祭天祝文:“皇天上帝,后土神祇,眷顾降命,属秀黎元,为人父母,秀不敢当。群下百辟,不谋同辞,咸曰:‘王莽篡位,秀发愤兴兵,破王寻、王邑于昆阳,诛王郎、铜马于河北,平定天下,海内蒙恩。上当天地之心,下为元元所归。’谶记曰:‘刘秀发兵捕不道,卯金修德为天子。’秀犹固辞,至于再,至于三。群下佥曰:‘皇天大命,不可稽留。’敢不敬承……”(引自《后汉书》)
大多数将领在刘秀为萧王时已有过分封,现在刘秀成了天子,所有人都进行重新分封,跟随刘秀的二十八位将领分封如下:
邓禹为酂侯,拜为大司徒,后定封高密侯。
寇恂为承义侯及河内太守,行大将军事,后定封雍奴侯。
冯异为应侯及孟津将军,后定封阳夏侯。
岑彭为归德侯,拜为廷尉,行大将军事,后封为舞阴侯。
贾复更封为冠军侯,拜执金吾,后定封胶东侯。
吴汉更封为舞阳侯,大将军,后定封广平侯。
耿弇拜为建威大将军,后封为好畤侯。
盖延为建功侯,虎牙将军,后更封安平侯。
陈俊为列侯,强弩将军,后定封祝阿侯。
臧宫为骑都尉,后定封朗陵侯。
铫期封安成侯,拜魏郡太守,行大将军事。
王霸为王乡侯,拜偏将军,后定封淮陵侯。
祭遵为列侯,偏将军,后定封颍阳侯。
任光为武成侯,左大将军,后更封阿陵侯。
李忠为武固侯,复为都尉,后更封中水侯。
万脩为造义侯,右将军,后更封槐里侯。
邳彤更封灵寿侯,行大司空事。
刘植为列侯,偏将军,后更封昌城侯。
耿纯封高阳侯,前将军,后定封为东光侯。
朱佑封安阳侯,建义大将军,后定封鬲侯。
景丹封奉义侯,骠骑大将军,后定封栎阳侯。
王梁封武强侯,后定封阜成侯。
杜茂封乐乡侯,大将军,后定封参蘧乡侯。
马成拜为护军都尉,后封平舒侯,后定封全椒侯。
刘隆为骑都尉,后封亢父侯,后定封慎侯。
傅俊拜为侍中,后封昆阳侯。
坚镡封隐强侯,扬化将军,后定封合肥候。
马武封山都侯,拜为侍中、骑都尉,后定封杨虚侯。
除了二十八位将领外,受封的还有其他将领以及与这些将领一起建立功勋的人,耿弇的家人、刘植的兄弟、耿纯的兄弟、吴汉的部将、寇恂的属下等人都得到封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