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自毒酒设计杀害了太祖,成功夺取帝位。然而,毕竟这不是光彩之事,何况背负弑皇弑兄之名,心中难免恐惧,惊悸。他当然也怕,自己还未坐稳皇位,这桩惊天丑案被人翻出,或者被朝中人议论猜测,将来都是对自己皇权的威胁,所以他想尽办法来找出种种借口,维护自己“合法”的皇帝地位。
事实上,他深信,被他手中捏有生死大权的宋太后及赵德芳,并不会将此事外泄,她们背后没有根基深厚的党羽撑腰,目前唯一的办法就是投奔自己,才能保全性命。那些服侍太祖的丫鬟仆役会不会捅出篓子?这个太宗倒并不害怕,当日他记得自己与太祖密谈时,早将他们遣散,若真有胆大偷听到什么的,也最多杀他一两个,然而这反倒暴露了他弑杀太祖的行为,若是统统杀光,反而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更将自己的不轨行动不证自明,所以他干脆也不理睬,任由那些下人去流短蜚长,毕竟人微言轻,也造不成气候。然而,在他觐见太宗之前,那些官员呢?这些人却非比寻常,都是太祖生前最得力和信赖的大将权臣,如果太祖已将自己要立嗣一事告知并嘱托怎么办?虽现在他们没有动静,或是迫于政治压力,若再过几年,这些人联合起来谋反怎么办?警觉而机谋的太宗,自然第一时间要杜绝这个隐患。
所幸在他之前,他所知只有王继恩一人去见过太祖。就连第一时间收到信息的赵普,也赶在赵光义觐见之后,太宗已然去世,问明皇后先前觐见人员,心下已知被赵光义得逞。王继恩虽是太祖亲信,曾为太祖征战四方,立下汗马功劳,算是武将中第一宠臣,但王继恩早在太祖病危前谋定赵光义为将来的人主,所以那日太祖招他去寝宫交代后事时,便派人快马加鞭去赵光义府中,密呈一信,赵光义展开读时,上面只有八字:“急诏入殿,迟则生变!”可见,两人事先早有谋划。虽然宋太后还并未传召赵光义,他却早早入殿,此便是缘故。所以,王继恩可以说和太宗共同谋划了政变,算是他的亲信,他也无需顾忌。
但是最让他头痛的事,历来传位之事,必在父子之间,极少有兄弟传位之说。何况,仅凭太祖口谕作为遗诏,也就是王继恩,与自己的一面之词,显然难以服文武百官,比如太祖生前所器重的潘美、曹彬等诸多大将,还有赵普等宰相谋臣等,更何况其中还有太祖的三弟,如今的秦王赵廷美,向来骄横跋扈,从没把自己放在眼里。如今自己当了皇上,尽管秦王赵廷美表示臣服尽忠,然而也或许不过是其权宜之计,以待日后谋变,太宗越想越心慌。
而如今赵普,说起金匮之盟一事,如及时雨浇上渴水花,正中太宗下怀,遂太宗仔细问明经过。
据赵普回忆,建隆二年(961年),太皇娘杜氏患病,宋太祖服侍杜氏用药进食不离左右。五月初一日,宋太祖因杜氏有病,还特下诏赦免杂犯死罪以下囚犯。 杜氏病情加重时,召时任宰相的他来听取遗命。杜氏问宋太祖:"你知道你得到天下的原因吗?"宋太祖泣不能答。杜氏再问,宋太祖答曰:"我所以能得天下,完全是父母积德所致!"杜氏说:"不对,只是由于后周世宗柴荣让其乳臭小儿主宰天下之故!如果周氏有年长德高的皇帝,天下难道会成为你的吗?你去世后应把皇位传给你的弟弟。天下太大,头绪太多,如能立长者为君,真是国家的福气!"宋太祖叩头悲泣说:"我不敢不听你的教导。"杜氏对赵普说:"你一起记住我的话,不可违背。"命赵普在床榻前写下誓书,赵普在纸尾写上"臣普书"。把它藏在金匣里,命令谨慎小心的宫人掌管。
太宗闻言,细细揣摩,似仍不确定,问道:“果真有此事?!”
“千真万确,臣不敢妄造!”赵普自信满满道。
“那如今,金匮何在?”
“这……”赵普微微一笑,似有深意道:“既金匮盟书如此重要,太祖生前必嘱极为信赖之人好生掌管,若要寻来,倒也不难。只是如今臣官微,怕言语耸动不及,若是陛下不怕声张,也可用强……”
太宗看着眼前献媚之人,颇感厌恶,因为当年自己登基前,他却是拥立赵德芳一派,是头一号反对他的人物。如今眼见势去,又回过头来巴结自己,真是小人之志。然而,对此人的智谋勇略,太宗却也打心底佩服。谁叫赵普就是当年策划“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的始作俑者,若非他,恐江山仍还是柴家,和他赵氏并无半分关系。赵普说是建议自己用强取手段,岂是他的真心?不过想借机重回权臣之位罢了。想到若金匮之盟为真,那他赵普便是知悉内幕的唯一见证人,若为假,他赵普既肯出面承认,誓必与之同心,既有此谋略之能人,也可保其江山稳固。所谓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太宗这种阴诡性格的君主,其实正需要此类能为其“出谋划策”之人。心下主意已定,即刻下诏书,命赵普官复原职。
至于金匮之盟书的真假,历史也大有疑问,不过在本章小说中,笔者不去关心。毕竟真也好,假也罢,哪怕太宗与赵普狼狈通奸,串通一气,最后生造一份假盟书也是极为容易之事。既然这个历史事实的结果已然存在,过程又何必我们大费周章去揣摩臆测呢?
我们需要知道的仅仅是,政治斗争中,正义或所谓的“真实”,往往并不是决胜的筹码,而取胜之道,在于是否站对了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