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中国风的头像

中国风

网站用户

小说
202409/25
分享
《荆公为政》连载

第九十九章 梁太后甘当急先锋

辽主耶律洪基,字涅邻,兴宗耶律宗真的长子,生于景福二年(公元1032年),重熙二十四年(公元1055年)继承皇位。其人生得髡发,鹰眼,钩鼻,阔嘴,身材高大,生性狂妄,狡猾多诈,自登基以来,常常抱怨先帝不该在《澶渊之盟》中将白沟河以北的涿、瀛、莫三州还归大宋,自己更是暗下决心,他日不仅要夺回三州,更要饮马汴梁。只是自己一时羽毛未丰,不敢轻举妄动。那年得知本朝建州出了位奇人石越,经过反复琢磨,他觉得此人是对付大宋的绝好材料,遂与国相萧佑丹商议,将石越召到京都,经过一番调教,再派石越潜入大宋。此举一是让石越搜集宋廷的情报,二要让其设法搞乱大宋,为辽朝南侵作准备。

这日,耶律洪基正在临潢府思考如何进军南朝,便接到石越的密信,急忙拆开看过。得知荆公做了南朝宰相,他自是吃惊不已,不仅想到自荆公进京实行变法以来,很快使本已病入膏肓的大宋的财力、物力、军力有了长足的进展,更想到清宁十年他做寿时,被机警的荆公当场使他大辽君臣深受其辱的那一幕。自那时起,他就知荆公不仅是位学识渊博,处事果决,更是位应变裕如智谋过人的能臣、强臣。现在这位能臣、强臣做了大宋的宰相,大宋必定会日渐强大起来。一旦强大起来,他大辽不仅难以饮马汴梁,更担心有朝一日大宋会兴兵入辽,收回燕云十六州,甚至吞并大辽。想到这些,一向狂傲狡诈的耶律洪基不得不绞尽脑汁,寻找对策。经过多日的苦思冥想,狡诈的耶律洪基终有了主张,再次派使臣去游说他的藩属国。

这天,大辽派出的使臣萧扈来到西夏,将辽主书信交于夏惠宗李秉常,刚满十岁的李秉常哪敢作主,立马交于其母、垂帘听政的梁太后。

西夏本属唐初的一支藩镇势力,唐太宗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其先人党项族以军功被唐朝封于松潘地区,后被松赞干布驱赶北迁,至西北横山地区后逐步强大起来,被唐朝赐以李姓,后又迁其族至庆州,自此定居。唐末党项首领拓跋思恭征讨黄巢起义有功,被唐朝再赐李姓。从此拓跋思恭及其李姓后代以夏国公成为当地的藩镇势力。

北宋建国后,时任夏州节度使的李继明献城投降宋朝,被赐于赵姓。

而李继明之弟李继迁却逃回鄂尔多斯草原叛宋自立。

北宋雍熙三年(公元986年),李继迁归附辽朝。辽圣宗耶律隆绪授李继迁为“定难军节度使”等职,并以义成公主许嫁,封李继迁为夏国王,以其牵制宋朝。

至道三年(公元997年),李继迁在辽朝的支持下,趁宋真宗赵恒新即帝位,向宋朝索讨夏州,宋真宗无奈,不仅归还了夏州,同时也学辽朝模样,授李继迁为夏州刺史、定难军节度使等职。

李继迁死后,其子李德明继位。

面对宋、辽两朝,李德明继承其父提出的“西掠吐蕃健马,北收回鹘锐兵”,而后“南牧中原”的战略布署,同时做出甘愿向宋、辽称臣的假相。

宋、辽为各自的利益设法拉拢,竟相对李德明封王加爵,更助长了李德明割据一方建国称帝的野心。天圣九年(公元1031年)李德明病死,第二年,其子二十八岁的李元昊建国称帝,废除唐、宋两朝赐于的李、赵姓氏,改姓“嵬名氏”,恢复党项旧俗,升首都兴州为兴庆府,仿宋制设立官制,也学辽朝向大宋索要“岁币”。

北宋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李元昊去世,其子李谅祚继任,为毅宗,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李凉祚病死,其子李秉常继位,为惠宗。当时李秉常年仅7岁,大权实由其母梁太后掌控。

这天,垂帘听政的梁太后见幼主李秉常将辽朝国书递过,急忙拆开视之,见上面写道:

“大辽皇帝致书夏国皇帝阙下:近日获悉,强臣王安石已做了南朝宰相,此人一出,南朝对外必将更加强势,此对贵我诸国极为不利。望贵国趁此丞相立足未稳之际,早作应对。”

自荆公到边塞察视,支持王韶在古渭寨建榷场筑新城、招纳土蕃首领几桩大事,梁太后已感到束手无策,难以应对,现听说荆公做了大宋宰相,辽主要她早作应对,心想,要是有应对之法,岂不早就应对了,何能等到今日?想着,便问辽使:“请问贵使,安石本就是个强势之人,目下他已做了南朝宰相,叫我大夏如何应对?”

萧扈回道:“遏其强势,止其野心。”

梁太后更是为难,道:“若能遏其强势,止其野心,本朝早不做了,何能等到今日?”

萧扈见梁太后面现难色,便怂恿道:“太后知否,上次那王安石亲自去古渭寨,鼓动边臣王韶建榷场筑新城;随后又让王韶去青唐、河州招降吐蕃首领俞龙柯及木征,其目的何在?不就是要斩断贵朝的臂膀,以达到最后灭亡贵朝的企图吗?”见梁太后蹙眉不语,又说道,“太后,南朝经过变法,正在日益强大,现在那王安石做了宰相,强国遇上强臣,那可是强上加强啊!贵朝若不趁南朝丞相立足未稳之际,遏其强势,止其野心,南朝必然强大。南朝一旦强大起来,下一步要对付的可就是贵朝!太后不能不早就决断呀!”

梁太后眉头展动,问道:“此等情状,我大夏何尝不知。本宫倒想请教,王安石既已做了南朝宰相,不知贵朝有何办法‘遏其强势,止其野心’?”

萧扈知道梁太后在探究大辽对此事的底细,于是回道:“回禀太后,为了扼制南朝的壮大及危害,道宗皇帝岂不正与各国联系,号召大家齐心协力给南朝施压,一是要南朝收敛变法,二要重挫新任宰相的锐气,甚至不惜将那新任宰相……”

梁太后已明白辽使话中意思。作为生性凶残的梁太后用那种残忍手段对付南朝新任宰相,她不是没想过,只是觉得南朝些位宰相非同一般,他既是强臣,更是能臣,对待这样的大臣,如若考虑不周,一旦失手,后果不堪设想!想到此,梁太后对辽使微微一笑,道:“只怕贵使所想,还不是时候。”

辽使见梁太后尚有犹豫,又假惺惺地说道:“太后仁慈,实令本使敬佩。不过,为遏制南朝倔起,若此等办法外,那只得有最后一招了。”

梁太后急忙问道:“不知何招,还请贵使明说。”

萧扈道:“那只得用武力了。”

梁太后一怔,问道:“武力?如何用武力?”

萧扈道:“南朝所以日渐强大,至关紧要是他的变法所致。贵我等朝可以直接以武力向南朝宣示:如若他们不肯停止变法,我们即可联合出兵,非打得他南朝再与我等大小国家签订第二个《澶渊之盟》不可。”

听到《澶渊之盟》一词,梁太后立马想到六十年前打了胜仗,逼得宋朝与西夏签订了“景德和约”,从而得到宋朝每年向西夏“岁赐”白银绢帛铜茶一事;更想到二十年前在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再胜,又逼得宋朝签订“庆历和约”,每年再向夏朝增加白银5万两,绢13万匹,茶2万斤,每逢节日、生日又赠银2万两,银器2千两,绢3万匹,茶1万斤的“岁赐”。

“如果此次再……”想到此,梁太后曾多次萌生过的决心终于坚定下来,于是对辽使说道:“好,既然贵朝已有此想法,就请贵使回禀辽主,就说我大夏即日就商量,一定会设法去遏制南朝的变法,并狠狠杀杀南朝那新任宰相的威风!”

辽使走后,梁太后遂与国相梁乙埋、枢密使都罗马尾及幼主李秉常等一道商议。最终梁太后与国相等一致认为:有辽朝做后盾,如能胜大宋几仗,逼着宋廷宰相与我大夏谈和,到那时,既重挫了新任宰相的锐气,又能让大宋停止变法,阻其发展,说不准又能签出个什么“神宗和约”或“熙宁和约”,再让宋朝为我大夏增加一批“岁赐”,果能如此,岂不是名、利、势三收,此等好事,何乐而不为!

这时枢密使都罗马尾提出疑义:“太后,自古师出得有名。此次若要攻打宋地,总得有个理由呀?”

梁太后笑道:“枢密大人已是久经疆场的宿将了,要找个出战的理由岂不是信手拈来。”

西夏很快就找到了出兵的理由。

接连数日,夏军在宋境庆州荔原堡一带扮作平民,不断抢掳宋人的牛羊。

环庆路庆州巡检李宗凉得知消息,领乡兵前去阻止,一番打杀,夏人不仅将李宗凉等杀害,更说是宋人侵入夏境。梁太后不顾幼主李秉常的反对,更以此为由,一面令屯兵榆林的大将野利雄率三十万大军不间断地袭扰宋境的大顺、荔原等城堡,一面去信,要大宋新任宰相荆公到边塞和谈……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