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中国风的头像

中国风

网站用户

小说
202410/29
分享
《荆公为政》连载

第一百一十六章 虎多啸而失威

这段时间本是荆公最舒心的日子。首先是钱币走向海外,使大宋海贸做得风生水起,且有日趋壮大之势。其次,薛向已由东南六路发运司拔擢到三司主政,正开始忙于《方田均税法》的实施方案——此法若推行下去,既可厘清国家土地实情,沉重打击权贵豪门私吞国家赀产,纯洁官员队伍,更可为国家聚敛财赋作出巨大贡献,此正可谓一举多得。还有军事方面更是好戏连台:购回了良马,在秦凤路组建了一支重装骑兵,加强了边塞的军事防备力量;京城恢复了武学,为培养大宋军事人才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更值得可喜的是,为检视军事实力,近日要在京郊举行一场全国性军事大比武,各路军马均在紧锣密鼓地操练……

但舒心只是短暂的。这天上午,荆公得到消息,说吐蕃蒙罗角、抹耳水巴两族突然上表,要我朝立马退回俞龙柯献给大宋的城池、土地,以及十余万人口,并一同将“叛贼”俞龙柯押还吐蕃。否则,他们将进兵大宋。

荆公明白,熙宁二年察勘古渭寨时,他曾提醒王韶,在西夏企图拉拢吐蕃各部以彻底孤立大宋的关键时刻,一定要和好吐蕃各大小部落的关系,严防辽夏利用吐蕃与大宋生事。足智多谋的王韶自是深知荆公话中意思,凭着他的胆略与智谋,只身深入吐蕃,劝归了俞龙柯,并通过俞龙柯又劝说河州部落首领木征及青唐大首领董毡等,摈弃前嫌,和好大宋。并于熙宁四年,在王韶的感召下,俞龙柯更是联络秦凤路沿边的几个小部落首领主动率领十余万蕃民归顺大宋,并献出渭源、荻道二城。辽夏两国得知消息后,立马遣使到吐蕃游说挑唆。木征的兄弟蒙罗角、抹耳水巴两族首领巴毡角、巴毡木率先响应,不仅上表宋廷指责王韶的不是,更是出兵二十万驻扎抹邦山,直逼荻道城。

这天,神宗帝下诏,令两府事前考虑应对准备,下午去崇政殿商讨对策。

正在拟票的荆公,接到诏令,已无心继续,遂将手头奏章文牒推放到一旁,起身在值房来回走动,边走边想:如何应对?莫非还是如往日样,先发个申明,表明我朝的态度?或是速速遣使去吐蕃,向他们解释我朝与俞龙柯和好的本意,以求得对方的理解、谅解?辗转又想:据往日的教训,单是申明、解释能起作用吗?往日的声明、解释还少吗?可那么多充满诚意的申明、解释,不仅未能得到对方的理解、谅解,反而使对方得寸进尺,气焰更为嚣张,挑衅更是蛮横,至使我朝的举措处处被动,甚至屡屡蒙受其耻大辱!

“为着本朝的尊严,此次决不可重蹈覆辄!”踱着踱着,荆公咬牙切齿地下定决心。但决心何能替代现实。踱了几个来回,荆公还是拿不出理想的应对之策。最后只得袍袖一拂,烦躁地抬起脚步,跨出值房,来到中书大院,想去大院那不长的回廊中坐下好生想想。

此时,大院回廊前的龙爪槐仍是生得枝繁叶茂,葳葳蕤蕤。往日,每逢遇到烦心事,荆公总爱到回廊中坐上一阵,或是在如伞似盖的龙爪槐下来回走走。此一是换换空气,使发胀的头脑清醒清醒;二要借机想想如何化解心中的烦扰。这日,不等到树下,就听龙爪槐上一片叽叽喳喳的聒噪声,直吵得他更是烦躁至极。正想早早离开,就听半空中“呼”地一声尖啸,一只苍鹰如利箭般俯冲下来,直吓得树上那班聒噪的鸟鹊“扑簌簌”一阵,成一团惊恐的“麻云”远走高飞。

看着远去的鸟鹊,再看看那只已稳当当停落的枝头的苍鹰,荆公心头一亮,顿时想起一个古老的故事……

经过一番深思,一个全新的应对之策已在荆公的脑海中酝酿成功……

下午,荆公将想好的对策斟酌一番后,领着冯京、王珪两位参政去了崇政殿,刚到殿外,就听里面议论纷杂。

先是枢密副使高登谷禀奏:“陛下,既是如此,我朝应如往常一样,立即由中书拟文,向对方解释,表明我朝此举的目的纯是为和好吐蕃的关系,别无他意。”

接下是新任副使吴充的声音:“高副使说得极是,我朝该先发个声明,向吐蕃多作解释,只要解释清楚了,相信吐蕃自会退兵。”

荆公已清楚地看见神宗帝眉头紧蹙,问道“往日每逢遇到此类景况,我朝向对方解释、声明的还少吗?可那些申明、解释起过作用吗?正因为未起作用,朕才下诏,请诸卿好好考量考量我们的对策。为何还是尽说些申明、解释一套老话呢?”

听圣上如此说,荆公很是激动,想:经过短短几年的砺炼,这位年轻的皇帝视事已更加清晰而深远了。想着,遂领两位参政进见。

神宗见两府官员到齐,这才拿出吐蕃首领的奏表,念过后问道:“朕已下诏两府,不知诸卿可有新的应对之策?”

刚才的建议被驳回,身为副使的国舅爷高登谷已觉得丢了颜面,现见皇上再次问话,于是再次奏道:“陛下,既然向吐蕃发申明、作解释不行,那此次倒不如趁我朝兵强马壮,索性直接出兵,给那不知好歹的巴毡角、巴毡木两兄弟来个迎头痛击,杀杀他们的气焰。”

吴充附和道:“对,申明、解释不行,就出兵给他迎头痛击也好。”

早已磨去楞角的文彦博急了,连连摇手道:“不可,不可。老子曰,兵为凶险、不详之物,战争为杀人、耗财之物,所以有道者不以玩武为务,而要以恬淡为上,胜而不美,不得已而战之。陛下,此次要想让蒙罗角、抹耳水巴两族退兵,我朝还是按照他两族的请求,将俞龙柯献出的土地和人员以及俞龙柯本人归还吐蕃,那才是为着我边廷的安宁乃至百姓免遭兵燹之灾最稳妥的对策呀。”

为息事宁人,参政冯京也奏道:“陛下,文大人说得极是,将俞龙柯献给我们的土地、城池、人员退还给吐蕃,如此一来,蒙罗角、抹耳水巴两族的兵马自会退去。”

神宗帝冷冷地瞟了冯京一眼。

不知参政王珪是没见到皇上的反应,还是觉得发申明、作解释是外事上不可替代的法宝,也起身奏道:“陛下,既然退还吐蕃的城池、土地,出兵都不行,那还是由中书拟个文告,多向蒙罗角、抹耳水巴两族首领解释解释吧。”

神宗问道:“王卿,难道朕刚才的话,你没听见?除了发声明、作解释、出兵之外,我们就不能想出一个既不出兵,又不去浪费口舌,而让对方有所忌惮,不敢轻意挑衅惹事的良策吗?”见众臣不再言语,又问荆公:“丞相,朕已让你们思考整整半日了,难道真的就想不出一个更好的对策?”

荆公见圣上直接点名自己,遂起身奏道:“陛下,臣上午见到一个极有趣味之事……”便说了苍鹰与那群鸟雀的见闻,接着奏道,“陛下,俗话说,虎多啸而失威,鸟一鸣则惊人。动物尚且如此,我人类何尝不可这样做?陛下说得对,对于他方的挑衅、惹事,我朝往日的解释、申明、甚至抗议,确实是太多太多,我们浪费的口舌也确实太多太多,可收到的效益呢?不仅微乎其微,更是助长了对方的气焰嚣张,得寸进尺,使我朝一次次受到羞辱与被动。臣以为,既然如此,此次对待吐蕃两族的挑衅惹事,我们再无须过多的申明,解释,而应当多做少说,甚至只做不说。”

此言一出,两府官员无不面面相觑。

高登谷更是鄙夷地问道:“我们历来的声明、解释、抗议都无济于事,而丞相今日竟说只做不说,或是少说——不知丞相是何高见?”

荆公瞥了高登谷一眼,转身对神宗帝说道:“陛下,臣刚才说过,虎多啸而失威,鸟一鸣则惊人。往日对待他方的挑衅、惹事,正是因为我们说的多,做的少,所以让对方以为我们是说大话的巨人,做实事的矮子,所以他们不仅不将我们的解释、申明放在心头,更是在行动上肆无忌惮,得寸进尺。臣所说的对待对方的挑衅与滋事,我们首先要少说,让对方无法揣度到我们的心思,揣度不到我们的心思,他们势必心中无底,心中无底,他们自会顾虑重重,既是顾虑重重,势必就不敢轻举妄动,此其一;其二要多做,对于对方的有意挑衅,我们不说,或者少说,不等同我们听而不闻,视而不见,而是要以实际行动去做那些有针对性的、也是对方最害怕最担忧的事,让他们一旦明白过来,不得不心有余悸,不敢轻意动弹。”

神宗已听出了头绪,急问道:“丞相说说,对待吐蕃此次的挑衅,我朝该如何做那些能使对方有所忌惮之事?”

荆公道:“我朝近日不是正要举办一场规模宏大的军事比武吗?臣以为,为了应对蒙罗角、抹耳水巴两族的挑衅,此次的军事大比武不放在京城举办,而是直接摆到边陲古渭寨去。”

两府官员更是震惊,问道:“放到边陲进行军事比武,那不明显是挑衅吐蕃,让吐蕃人找到进犯我朝的更多理由吗?”

荆公正要说出自己的想法,宫吏来报,说检正中书刑房公事沈括求见。

神宗传旨。

随着一声传唤,就见一位头戴硬角短翅幞头,身着朱色长袍,目容清癯,四十多岁的精干之人大步迈进,到了丹墀前,深深向皇上施过一礼。

神宗帝问道:“沈卿此来,有何要事?”

沈括奏道。“臣来告之陛下及诸位大人一个忒好的消息。”

神宗帝问道:“是何忒好消息?”

沈括回道:“臣近日与兵器坊又研制出一批新兵器,这些兵器不仅对原有的神臂弓进行了改造,更是发明了一种三弓床弩。”

两府无不惊喜。

神宗帝更是问道:“快说来听听。”

沈括介绍道:“此床弩使用踏橛箭,此箭以硬木为杆,铁片为翎,射程可至千步。若日后攻城,只须向敌方城墙发射此箭,箭羽便可成排成行钉入城墙砖石之中,如此这样,将士便可凭借箭杆攀城杀敌,而取代云梯。”

荆公、文彦博等大喜,道:“此可大大减少攻城将士的伤亡,沈大人此功大矣!”

沈括继续奏道:“陛下,兵器坊还研制出几种新火器,这些火器的威力更是大得吓人。”

神宗帝又问道:“不知那些火器叫啥?威力大到何种程度?”

沈括一一介绍。

听了沈括的介绍,荆公对自己的对策更有了信心,于是奏道:“陛下,沈检正如此一说,将比武大赛放到古渭寨进行,就更能起到不战而屈人之兵之作用了!”

神宗帝问道:“此是为何?”

荆公说了自己的想法。

神宗帝首先赞道:“好,可以一试。”

文彦博及其他几位官员虽有持疑,但见皇上已经首肯,只得无言。

经过商讨,最后决定:面对蒙罗角、抹耳水巴两族的挑衅,宋廷既不回复,也不解释,只按照荆公的意见,将全军比武大赛放到边陲古渭寨进行。

另作如下筹划:一,秦凤、环庆、泾原、鄜延及熙河诸路严加戒备,随时防范吐蕃二十万大军的侵扰;二,由秦凤路缘边安抚司使王韶好言劝告吐蕃退兵,如若不从,便不再解释;三,为迎接全国性军事大比武,诏告各路军州府认真做好军事比武及军力检阅的准备;四,为加强比武的组织领导,由枢密副使赵抃任总指挥,秦凤路缘边安抚使王韶任副总指挥,并由王韶立即着手筹划古渭寨比赛场地及比武期间的所有准备事务。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