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中国风的头像

中国风

网站用户

小说
202411/20
分享
《荆公为政》连载

第一百二十八章 战马失控

神宗帝得知王韶麾下泊军、厢军、乡兵总共不过十三万,而面对的竟是吐蕃的三十万大军及西夏的十万援军,知道两军兵力悬殊,于是决定从京师抽调十万禁军交王韶指挥;再将京师武库中那些新研制的火器、弓弩调往前线使用;并下诏泾原、环庆、鄜延三路在加强自身防卫的同时,随时准备出兵驰援王韶。

王韶回到渭州,先将手下十三万兵马作了调整,由副将柴泽率二万军士留守渭州,自己长子、副将王君率三万精兵去北面拦截天都山、芦子州方向驰援吐蕃的十万夏军,自己亲率景思立、苗兕、周庄三位副将率八万大军和五百重甲骑兵,进驻最前线的渭源城。

这天,王韶正与军师游师雄在渭源元帅府研究如何应对吐蕃三十万大军压境之事,小校来报,说朝廷派监军李宪率十万禁军在城外候见。

监军李宪原为后苑勾当,掌管内宫苑囿、池沼、台殿种艺的小官,因常在皇帝身边走动,深得神宗帝的欢喜。这次边事吃紧,神宗帝派他率领十万禁军前来督阵。

元帅王韶听说监军到了,大喜,急与军师及景思立、苗兕、周庄等到城外迎接。寒喧后,王韶正要领众人回帅府,又见监军身后立着五位小将,遂问道:“这几位是……”

李宪急忙拿出书信,递与王韶,道:“这是丞相给王元帅的。”

王韶接信看过,再细瞅一番五员小将,惊喜道:“此不是上次皇上在较武场敕封的五位小将么?”

李宪回道:“正是。”一边叫过卢俊义、史文恭、鲁达、林冲、周清云,上前拜见王韶元帅。

那日在资政殿一切谋定后,荆公又建议从武学挑调一批生徒到战场去淬炼。得到神宗帝准允后,荆公亲自去武成王庙,见了学谕周侗,说了朝廷之意。周侗自是高兴,当场举荐了卢俊义、史文恭、鲁达、林冲及自己十三岁的儿子周清云五员小将。

荆公深知战场残酷,担心学谕的衙内年龄过小,执意不肯。

周侗说道:“我云儿虽然年少,但他早有报效朝廷之心,何况皇上已赐他为鹰击将军,上战场正是淬炼的极好机会,怎能不让他去呢?”

荆公见学谕坚持,只得同意,并写了书信,叫王韶既要让小将们上战场淬炼,又得千万保护好他们的安全。

王韶见五位小将齐刷刷行了跪见礼,急忙叫起,重新将五员小将看了一番,连连说道:“好,好,好,比武那天本帅就曾说过,这几员小将,只要放到战场好生砺练,日后必是我大宋军中的栋梁。”

回到帅府,一一落坐,王韶却将五员小将放在一旁。

李宪见状,说道:“元帅,临来时,丞相再三嘱托,此五员小将虽是放到战场上砺炼,但王元帅一定要好生保护他们的安全。”

“本帅知道。”王韶说着,将信揣进怀中,并用手在怀中反复抚抹一番,这才笑着问军师游师雄:“参军,你看如何安顿这五员小将为好?”

游师雄微微一笑,道:“元帅不是已经安顿好了,何须问景叔?”

王韶道:“本帅何曾安排?”

游师雄指着王韶的胸部,说道:“元帅不是已将五位小将放进那里面了。”

王韶问道:“哪里面了?”

游师雄再次指着王韶的胸部:“元帅为不负丞相的嘱托,已将五位小将放在自己最贴心处,这还不是最安全的地方?”

王韶笑道:“看来本帅是无法瞒过参军了。”

一直处在云雾间的监军李宪这才听出眉目,说道:“王元帅要将五位小将留作自己的侍卫?”

游师雄道:“正有此意。”

李宪很是纳闷,问道:“王元帅,丞相是让他们上战场参加实战砺炼的,你把用作侍卫,他们如何能得到砺炼?”

游师雄看了李宪一眼,笑道:“监军有所不知,王元帅每上战场,都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几员小将放在他身边,言传身教,实战锻炼的机会岂不更多?”

李宪这才幡然醒悟,点头称是,接下传谕了皇上的旨意。

王韶见朝廷增派了援军,加上原有的泊军、厢军、乡兵、弓箭手,已有二十万兵马,更是信心满满,说道:“路途辛苦,游参军还是先送李监军去驿馆休息,来日再议开战之事。”

第二天,元帅王韶、监军李宪、参军游师雄及副将景思立、苗兕、周庄、柴泽等,一齐来到元帅府。已是贴身护卫的卢俊义、史文恭、鲁达、林冲、周清云五员小将,一字排在王韶身后。

王韶正要介绍边关情况,探马来报,说河州首领木征的先锋瞎药的“步跋子”借追杀蕃人偷运井盐入宋境为由,已攻下野人关,杀入大宋境内了。

王韶大惊,正要调兵遣将,探马又报,说瞎药的“步跋子”离渭源城不足三十里。

王韶不仅惊诧,更觉奇怪。

他知道,吐蕃的“步跋子”作战虽是灵巧,上山下坡,过溪越涧,逾高超远,轻足善走,既灵巧又骁勇,但吐蕃作战,历来都是以步、骑两军配合,首先以骑兵“铁鹞子”为前军,突击敌阵,待对方被冲散冲乱之后,再由“步跋子”与骑兵一道击刺掩杀。可此次既是大举进犯宋境,为何舍精锐的骑兵不用而仅用“步跋子”?

“吐蕃来的果真全是步跋子?”王韶问探马。

“全是步跋子。”

“没有骑兵?”

“没有骑兵。”

监军李宪说道:“王元帅,吐蕃此次驱步兵入宋,正是狼入虎口,也正是王元帅大展重装骑兵神武的绝好时机。”

副将景思立也说道:“李监军说的极是,元帅只须派周将军率重装骑兵以排山倒海之势从正面冲击过去,待将吐蕃的‘步跋子’冲散,我与苗将军率步兵从左右两侧掩杀过去,一阵猛砍猛杀,蕃军定是大乱,溃不成军!”

安然如山的王元帅那双惯有的温和而坚定的目光闪动几下,想到前不久辽朝设盛宴招待吐蕃众首领一事,又想到丞相在信中叮嘱此战只可胜不得败的话,再想着自己五年前就曾谋划好的“平戎”大战略,他虽是激动,但见对方此次只派来“步跋子”而不见骑兵,擅长以奇制胜的王韶元帅不得不自我问道:“莫非辽朝为吐蕃此次大战支了什么高招、奇招不成?”

副将苗兕见元帅久不言语,性急起来,说道:“水来土掩,兵来将挡,我们已有士气正旺的二十万大军,又有精锐的重甲骑兵,吐蕃此次单派‘步跋子’前来,岂不正是羊入虎口,自取灭亡?元帅,快快下令吧!”

景思立也说道:“苗将军所言极是,只要重甲骑兵出击,我们定能将吐蕃那‘步跋子’杀得片甲不留!周将军,你的重甲骑兵准备得如何了?”

周庄更是信心满满,回道:“我重甲骑兵操练多日,等候的就是这一天!”

游师雄见各位跃跃欲试,又见元帅两道细眉紧蹙,迟迟不发话,知他仍在思考什么,于是对众将说道:“元帅在此戍边多年,对吐蕃用兵十分了解,既然元帅在思考,定有他思考的道理,诸位不必催问。”

探马再报,说 “步跋子”已杀到十里外的坎子平了!

王韶两道细眉蹙得更紧,心中的疑团与应对方案便如飞旋的叶轮在脑海中来回翻转……

听了参军游师雄的提醒,几位大将谁也不敢再多一言,只得一个个睁大双眼紧盯主帅。

“报!蕃军离我们已不足十里了。”

“嗬嗬嗬,嗬嗬嗬——嗬嗬嗬,嗬嗬嗬——”已隐约听到城门外一阵阵排山倒海的喧叫声。

“报!蕃军离我们不足五里了。”

“报!……”

探马接二连三来报。

“元帅,如果再不决断,蕃军怕是要……”

监军李宪正要催促,只见王韶眉头一竖,一支令牌掷出,大声命令道:

“周将军。”

周庄出列道:“末将在!”

“你率五百重甲骑兵,从正面出击,务将‘步跋子’冲散,待我军从左右两侧截杀‘步跋子’时,你再驱动重甲骑兵杀回,配合我步兵截杀!”

周庄领令出营。

王元帅又抽出两支令牌,命令道:“景思立、苗兕听令!你二人各带五千步兵在蕃军左右两侧埋伏,只待我重甲骑兵将‘步跋子’冲散,你二人率军迅速杀出!”

“得令!”

景思立、苗兕二将领命出营。

王韶见三位大将已去,又对李宪、柴泽说道:“本帅与二位登西城楼观战,一旦战情有变,随时策应。”

“元帅,还有我们呢?”五位小将见各战将纷纷出营上战场去了,唯有他们还站在元帅身后,一个个焦急地问道。

王韶回头看了一眼,说道:“你们既是我的护卫,自然随我一道。”又叮嘱参军游师雄:“你专门看住这五员小将,不得让他们离开本帅半步。”

游师雄正答应,探马又急急来报:“元帅,大事不好,我们的重甲骑兵不等与蕃军接触,所有战马都向西方狂奔而去了!”

众人大惊。

王韶急问:“周将军呢?”

探马道:“周将军正组织剩余的骑兵与蕃军鏖战!”

原来周庄接到帅令,率领他那人露双眼、马悬四蹄的五百重甲骑兵,挺枪跃马,势如浩海中卷起的一波狂潮巨澜冲向正向渭源城奔来的吐蕃军队……而就在此时,只听对面西北处传出一阵尖厉而奇特的号角声。起初,周庄以为是蕃军吹响的进军号,正疑惑,发现自己原本齐整奔驰的战马顿时骚乱起来:听到那号角声,战马一匹匹先是喷着响鼻,接着摇耳弹蹄,再就扬起前蹄,昂起长颈,振起鬃鬣,冲天发出一阵阵尖啸的嘶鸣!

这时,所有骑在马背上的士兵,无不紧勒缰绳,大声吆喝道:“吁——吁——吁!”

此时的战马哪里还听主人的使唤,更是驮着主人循着奇特的号角声嘶鸣狂奔……

“步跋子”趁机疯狂掩杀过来……

得知战情骤变,王韶当机立断,吩咐监军李宪、副将柴泽率领本部厢军、乡兵、弓手守住城池,自己亲率五万大军,带上五员小将,汇同景、苗二将一道迎战排山倒海而来的“步跋子”去了……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