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青埂峰石的头像

青埂峰石

网站用户

小说
202012/17
分享
《大唐帝国》连载

第三十九章 智取慈涧(2)

次日早上,得到宝贵休息的将士们一个个精神抖擞,情绪高昂地迎接秦王的检阅。李世民迎着清晨习习凉风,神情威严地巡视了一遍队伍,然后命令他们出发。于是,史万宝、刘德威、黄君汉、王君廓等将领率领本部人马走出新安城,朝各自目的地奔驰而去。

李世民挺立在眺望台上,目送着四路大军随滚滚沙尘奔向远方,一时间心潮起伏,感慨万端。他知道,一场血雨腥风的战争很快就要开始,而且这场战争至关重要,它关系到自己的雄心壮志能否实现,关系到大唐的统一与崛起,关系到天下苍生的安宁与幸福。因此,无论如何,他这位东征大元帅都必须尽最大的努力打赢这场具有决定性的战争。此时,他感受到自己的双肩沉甸甸的,像压了千斤重担,然而并没有被这副超乎寻常的重任所压倒,反倒是更加激发了他的斗志与力量。他目光坚毅地仰望着那轮缓缓升起的太阳,在心里坚定地对自己说一定能横扫贼寇,凯旋而归。

当飘扬的旌旗和奔腾的骏马完全消失在眼前时,李世民猛地一转身,下了土台,领着杜如晦、屈突通、李靖等将佐疾步走向大营。不一会儿,他来到了自己的营帐中,往帅位上一坐,便开始调兵遣将。他命令大将殷开山、段志玄率部下人马镇守新安,自己与屈突通、李靖,秦叔宝等将军一道率军前往慈涧。吩咐完毕,他便领着众将迈出营帐,朝外面走去。这时,场上已经黑压压地站满了披甲执锐的士兵,他们正等秦王下令出发。

李世民身披银甲,手执长槊,翻身上马,威风凛凛地扫视了一眼众将士,然后大喝一声出发。于是,五万唐军出了新安,浩浩荡荡地奔赴慈涧。

不到两天,部队就抵达了慈涧外围。这时,李世民突然命令军队停止前进,而是在距慈涧城三十里处的关道扎寨,只派小将罗士信率先头部队包围慈涧城。他这样做的目的是想试探一下慈涧守将郭什柱的兵力如何,然后再作进攻慈涧的决定。

罗士信得令便绰枪上马,带领五千轻骑飞快地朝慈涧城奔去。没过多久,唐军就把城池包围了。时值晌午,一碧如洗的天空中高高悬挂着一轮白花花的太阳,散射出火热的光芒,直把人烤得汗流满面。不过,唐军将士并没因此而躲进附近的阴凉处,而是当着炎炎烈日向城守的郑军挑战。

守城主将乃郭什柱,他得到奏报,便亲自披挂上阵,来到城楼上观察敌情。他瞧见城下唐兵不过五千,先是冷哼一声,接着心里又不禁一阵嘀咕,想李世民怎么会只派这点兵马来围城呢,而且还都是骑兵,这里面恐怕有诈,因此不听部将燕琪之劝,勒令将士坚守勿出。

罗士信见郭什柱迟迟不肯率兵出战,心气一下子就低落了许多,加上天气炎热,士兵们也一个个耷拉着脑袋,有点提不起精神。罗士信见此情景,索性命令他们下马歇息。士兵们听了,立即翻身下马,朝几步之远的树荫下跑过去,一屁股坐在透着热气的草地上直喘粗气,一边伸手擦汗。

就在这时,罗士信的耳边突然响起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且越来越近,越来越响亮。他不由大吃一惊,慌忙叫唤部下上马备战。待那队人马从弯道外转出来时,他才发现来者居然是王世充。他先是一怔,紧接着纵马手枪直奔过去。王世充见唐军兵马如此之少,不禁仰面哈哈大笑了阵,然后不屑地瞥了眼前来挑战的小将,命手下大将杨汪迎敌。杨汪得令,策马舞戟直取罗士信。

两马相错,大战起来。罗士信武艺精湛,那把镔铁霸王枪使得出神入化,不露丝毫破绽,直把杨汪逼得喘不气来。只斗过五六十回合,杨汪便败下阵去。王世充大惊,又令身边大将王行达前往交战。王行达乃平庸之辈,哪是罗士信的对手,只两个回合就被一枪刺落马下。

王世充见折了员大将,勃然大怒,亲自引兵攻击唐军。罗士信年纪虽小,可机智过人,瞅见王世充人马众多,知道自己打不过他,立马掉头往率军往唐营飞驰而去。王世充见唐军骑兵快如闪电,又担心遭李世民伏击,也就不敢率军往前追,只率领三万兵马进了慈涧城。

李世民见罗士信败回大营,也不责怪他,只问败因和敌情。罗士信羞愧难当,伏地谢过秦王后,就向他汇报了王世充引援兵救慈涧一事。李世民听了,心头一怔,他没想到王世充竟会亲自率军前来援救慈涧。如此看来,这一仗不像先前想象的那么容易打了。要想击败王世充,夺得慈涧这一军事要地,就得靠智取,而非强攻。

默然半晌,李世民突然眼睛一亮,心生一计,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然后面带微笑地望着杜如晦问:“克明,你以为我等要采取何种策略才能打败王世充,夺取慈涧?”

“秦王,在下以为,此时不可强攻慈涧。”杜如晦思忖着说,“今王世充率大军入慈涧城,大大增强了城内守军的兵力。若我军强攻,恐难有胜算,即便能胜,也将损兵折将,伤了自己元气。我军方到,尚未接近洛阳,此时就伤筋动骨,对东征实为不利。”

“的确如此,本王也不想强攻。”李世民坦率地说,“然慈涧虽小,却事关重大,它是近逼洛阳,实施合围战术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据点,故而不得不拿下。”说到后面,李世民的语气变得十分坚定,顿了一顿又把眼光移到身旁的李靖脸上,问句,“李将军,你有何破敌良策?”

李靖两手一抱,对李世民揖了个礼,高声答道:“回禀秦王,在下以为当智取慈涧。”

“智取?好主意,本王也是这么想。”李世民掩饰不住兴奋之情,高声说道,“依将军看,本王当如何智取王世充?”

“秦王,今王世充率军守慈涧,其目的是想阻止我军进逼洛阳,故而必定会全力坚守城池。”李靖胸有成竹地答道,“此时,我军不与他正面交战,而是继续屯兵于此,然后派一员大将引兵前往邙山。邙山与洛阳近在咫尺,是非守不可之地,王世充见我军前往邙山,必会挥师前去增援,此时秦王再率大军围攻慈涧,城必破矣。”

“佯攻邙山,诱敌出城,尔后再引大军攻慈涧。妙,此计甚妙。”李世民击掌叫好,高声赞道,“李将军真是奇才,乃我大唐王翦、白起也。”

“不敢当,不敢当。”李靖拱手谦逊道,“秦王,若在下没猜错的话,其实您也早有此意,只是不说而已。”

“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也。”李世民哈哈一笑说,“李将军说的是,本王也想到了这佯攻诱敌之计,只是有些犹豫,故而向你等问策。”

“秦王英明。”杜如晦赞道,“秦王年少而持重,事事乐意与众将商议,因而屡战屡胜,建盖世功勋。我等能跟随秦王,真乃天大之福也。”

“杜大人说的是。”众将紧跟着齐声赞道,“秦王英武神明,智勇双全,且能礼贤下士,实乃圣贤之主。我等愿随秦王,舍生忘死,为国效命。”

“承蒙诸位厚爱,世民才有今日。”李世民对众将拱手揖礼道,“东征能否取胜,大唐能否一统天下,还有赖在座诸位以及全体将士努力。”

“请秦王放心,我等必将竭忠尽力,为秦王拚死一战。”众将信誓旦旦地向李世民表态,声音洪亮而坚定。

“好,有你们这句话,本王就放心了。”李世民听后,十分高兴,大声说道,“只要我等将士齐心协力,全力以赴,必能击败贼寇,肃清四方。待天下平定,诸位当位列诸侯,同国休戚,共享荣华富贵。”

“谢秦王!”众将揖礼齐声答道,“我等愿为秦王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李世民看见众将如此肝胆相照地效忠于自己,心里十分满意,瞧着他们微微一笑,正色道:“好,各位将军,今我等计议已定,当依计而行事。事不宜迟,本王想立马遣一上将引兵前往邙山,以诱王世充出城。请问,谁愿前往?”

话音未落,但见人群中闪出一位面若璞玉、气宇轩昂的将军,此人就是任城王李道宗。李道宗上前一步,向秦王抱拳高声答道:“在下愿往!”

“将军有勇有谋,堪当此任。”李世民十分欣赏这位堂弟,不作细想就答应了他的请求,高声说道,“好,本王命你率一万兵马即日前往邙山。”

“遵命!”李道宗昂然应答,然后便奉命出帐,朝自己营地策马奔去。

议事完毕,李世民披甲执槊,大步迈出营帐。来到营外,他看见小校牵着自己的坐骑走过来,内心涌起一阵莫可名状的欢喜与激动。他疾步上前,从小校手中接过缰绳,然后面含微笑地注视自己心爱的飒露紫,一边伸手抚摩着那身光滑柔软的紫红鬃毛,眼神中透出无比喜爱之情,接着轻轻地拍了拍马背,整了整马鞍,然后一抬腿踩着金黄的马蹬跃身上马。他扬鞭一策马,直往前冲。紧跟在他后面的是秦叔宝、程知节、长孙无忌和侯君集等百余骑兵,他们是随同秦王一道前往慈涧侦察王世充军情的。

没过多久,李世民引兵来到了离慈涧城不到五里的山谷中。此谷不大,然地形险要,只有一条羊肠小道可出入。凭经验,李世民应该知道这种地方易遭敌军埋伏,当小心谨慎。然而,此时李世民似乎忘记了这一切,抑或是他急于前去搜集敌情,因此才疏于防范,毫无防备向前跑去。

当唐兵快要通过山谷时,突然听得林中一声炮响,一队人马从路旁的树林中冲了出来。李世民见状大惊,赶紧勒马往回跑,可抬头一望,发现自己已被断了去路。他知道自己中了敌人埋伏,倒是很快镇定了下来,一边挥舞着马槊迎战,一边大声喝令部下奋勇杀敌,突出重围。秦叔宝、程知节等众将见千余敌军向自己包抄过来,仍旧面无惧色,挥动着手中的兵器杀向他们。一时间,山谷中喊杀声震耳欲聋,战斗十分激烈。

李世民越战越勇,只见他策马舞槊,左冲右突,在短短的时间内连杀数十敌人。郑兵见李世民如此生猛勇武,大惧,皆纷纷往后退却。李世民趁机杀开条血路,率军往前方直突,眼看就要冲出重围,不禁一阵欢喜。可就在这时,斜刺时闪出员面貌奇丑、高大威猛的大将。他大喝一声,挥矛一把挡住李世民的去路。李世民见是王世充手下大将燕琪,大怒,举槊就朝他胸膛刺过去。燕琪也非等闲之辈,长矛一横,只听咣当一声,一把抵住了飞来的马槊。两马交错,大战起来。但见半空中矛飞槊转,快如电闪,令人目不暇接。

斗过百余回合,李世民也未能击败对方,这令他又恼又急,手中那把长槊舞得翻江倒海,凶猛异常,招招致命。可惜的是,每一回合都被燕琪这家伙有惊无险地躲过。这可把李世民气得哇哇直叫,激战了一阵后,他头脑忽然冷静了下来,明白对手也是员赫赫有名的武将,光靠武功是很难制服,当用智取。这么一想,他马上就改变了策略。又斗过数十回合后,他突然虚晃一下,策马往回跑。

燕琪勇而无谋,不知是计,拍马直追上去。李世民一边纵马奔驰,一边回头观望,当瞅见对方快追上自己时,他从腰间猛地抽出支利箭,拈弓搭上。只听嗖地一声,那箭朝奔过来的敌将直飞过去。须臾,空中响起一声惨叫,只见燕琪应弦倒下。李世民见对手坠落马下,赶紧飞身前去,一槊刺透了燕琪的胸膛,接着命身边的士卒取下敌将的首级,并将它挑在槊尖上。他一边纵马奔驰,一边冲着郑兵高呼燕琪已斩。

郑兵见主将已阵亡,一下子就失去了斗志,一个个四处逃窜,作鸟兽散。李世民也不追杀,引兵径直往营中赶去。此时,天色已暗,热气稍散。

慈涧城内,已是灯火闪烁。王世充从逃回来的士卒得知大将燕琪已被秦王所杀,不禁失声痛哭,咬牙切齿大骂李世民。冷静之后,他便召集郭士柱、陈智略等将佐商讨出兵攻打唐军之事。王世充因痛失爱将而彻底改变了自己先前主张闭门坚守的策略,决定主动出击。

然而,正在王世充准备下令出兵之际,一探马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跪地向皇上禀报,说是已发现唐军前往邙山。王世充听罢,不由得大惊失色,深知邙山对自己有多么重要,倘若邙山被李世民占据,那就像把尖刀直插自己的心脏地带,直接威胁到洛阳的安危。不行,必须马上率军出城,前往邙山阻击唐军。沉吟片刻,他当机立断,决定把自己所带来的部队全部调往邙山,只留郭什柱的原班人马镇守慈涧。吩咐完毕,他便引军出城。

王世充星夜引军奔赴邙山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唐营,李世民听后高兴得哈哈大笑,为自己的计策得以实现而开心。与此同时,杜如晦、屈突通、李靖等将领也是欣喜不已,都快欢呼雀跃起来了。尤其是程知节这个急性子,当即请求秦王发兵攻打慈涧。李世民便取笑程知节不知兵法,说此时出兵定会惊动王世充,从而使他引兵返回慈涧,正好与城内守军来个内外夹击,这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所以得等王世充的部队走远了之后,再出兵围攻慈涧城。李靖,杜如晦等人听后,也点头赞成秦王的主张。因此,李世民当即命军休息,等天亮之后再出营攻城。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耀大地之时,唐营中人头攒动,战马嘶鸣,一片嘈杂。李世民率领各路兵马出了营门,朝三十里开外的慈涧城飞驰而去。一路上但见旌旗猎猎飘扬,马蹄声声震响,尘土滚滚翻涌,遮天蔽日。跑在前头的是骑兵,跟在后面的是步兵,四万大军,气势恢宏。

没过多久,唐军抵达慈涧城下。李世民当即命令部队从四面将城池团团包围,然后立于东门之下,亲自指挥军士叫阵,想把郭什柱引出城。然而,郭什柱也是沙场老将,颇懂兵法,深知自己兵力不及李世民,切不可弃城出击,只能坚守不战。正因为这样,不管城外唐军怎么辱骂,他就是迟迟不肯出战。这可把李世民气坏了,一时头脑发热,就准备下令强攻。这时,将军李靖挺身而出,谏阻秦王鲁莽行事。

李世民听过李靖一席话后,顿时冷静了下来,认为李靖之言很有道理,若强攻郭什柱,就算拿下了慈涧,也会付出不小的代价,与其如此,倒不如智取,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岂不更好?这么一想,李世民便彻底打消了立即强攻慈涧城的想法,一边命令士兵继续骂阵,一边与身边的李靖、屈突通商议计策。过了会儿,李靖想出了一招妙计,说与秦王听。李世民听罢,直拍手叫好,大赞李靖之计绝妙。

等到太阳高高挂在天中央的时候,唐军将士已经骂得口干舌燥,骂得筋疲力尽了。他们不等秦王命令就纷纷席地而坐,摆出副松松垮垮慵慵懒懒的样子,有的人甚至把身上的铠甲都卸了下来,图一时的轻松凉快。面对这种情况,一向治军严明的李世民竟出人意外地视而不见,不加斥责,而是任由手下士卒自由散漫。唐兵见秦王对自己的行为不加约束,先是觉得诧异,接着就更加放纵自己,有些人干脆倒地而睡,把兵器抛在一边。

唐军的这种情形被立在城墙上的守将陈智略尽收眼底,心中不禁翻起一阵喜悦,以为击败李世民的机会终于降临了。于是,他转过身,三步并作两步朝不远处的主帅走过去。不一会儿,他来到了郭什柱的跟前,怀着激动的心情向他提出立即出城攻打唐军的建议。郭什柱老谋深算,尽管也看到城下唐军那副极其懈怠的情景,可还是不想出战。

陈智略看见郭士衡犹豫不决就急了,忍住气说:“将军,今唐兵因疲乏而懈怠,精神不振,斗志萎靡,此时我军若出城突袭,必能一举而歼灭他们。此乃天赐良机,将军切不可错失也。”

“李世民治军素来严格,怎么会容忍手下人马如此懈怠呢?”郭什柱望着城下的唐军,思忖着说,“陈将军,你就不觉得其中有诈吗?”

“李世民治军虽严,然今天气炎热,将士从早至今滴水未沾,早已是饥渴难忍,疲惫至极。如此,他们又怎会不卸甲抛戈,席地而坐呢?”陈智略答道,“再者,唐军自以为兵马倍于我军,难免不生轻敌之心。李世民虽足智多谋,然也免不了年少轻狂,不把我等放在眼里,故而如此懈怠。”

“将军所言也不无道理。”郭什柱沉吟着说,“不过,我看还是小心为好。我军兵马不及唐军,然粮草充足,可与之相持数月,何必冒险出战?”

“将军此言谬矣。”陈智略大胆反驳道,“我军人马不足两万,实难与城外四万敌军相抗衡,到时李世民率军攻城,城必破矣。今天赐如此良机于将军,将军却按兵不动,此非自取灭亡乎?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请将军三思!”

“嗯,你说的也对。”寻思了半天,郭什柱突然来了个大转变,对陈智略点头说,“李世民急于攻取洛阳,肯定会不顾一切地攻打慈涧。唐军兵马众多,且骁勇善战,我军的确是难以抵挡。如此看来,这真是我等的好机会。”

说完,郭什柱又往城下瞟了眼,见唐军越发松懈,几乎不成军了。

“既然如此,将军还等什么呢?”陈智略手指着慢慢向后移动的唐军,急切地说,“将军,你看唐军像要撤退,此时出兵,必能一战而全歼唐军。此乃天赐良机,请将军赶紧下令吧。”

“好!”郭什柱终于被陈智略说动了,高声下令道,“ 陈将军,你率一万人马出东门击李世民。本帅率余部出北门,断唐军的后路。”

“遵命!”陈智略大声应句,旋即一转身,朝自己的营部大踏步走过去。

李世民一直在密切地注视着城内郑军的动静,当看到城墙上的旗帜在不停地移动,就猜到了郭士衡一定在集结军队,准备偷袭自己。于是,他赶紧命令将士披甲执械,准备战斗。唐兵训练有素,即便是又饥又渴,也仍然具有很强的战斗力,他们一得到指令,就迅速行动起来。于是,热浪滚滚的旷野上又开始出现一片忙碌的景象,士兵们披甲的披甲,执械的执械,一个个都打起了精神。不过,为了继续麻痹敌人,他们并没有表现出立即投入战斗的精神面貌,而是仍然装出副松松垮垮的懒散样子,并且奉秦王之命又向后退了五百米。

很快,城门缓缓打开了,一队人马从城内奔了出来。为首的是一员形貌威武、目露杀气的猛将,此人正是原瓦岗大将陈智略,只见他手持长矛,纵马直奔李世民而来。李世民见是陈智略,拍马上前,挥槊直刺过去。

两马相交,战将起来。陈智略武功了得,手中那把长矛使得天衣无缝,呼呼生风。李世民见了也是暗暗叫绝,想瓦岗出虎将此言不虚也。他一向惜才,很想把面前这员勇将收入麾下,因此边战边诚心劝降。陈智略深得王世充赏识,且受恩颇重,岂肯背叛主子,此时听得李世民劝降,不由大怒,手中的长矛舞得更凶,招招欲置秦王于死地。李世民见自己无法说服陈智略归降,也就只好放弃了。斗过数十回合后,他突然虚晃一招,策马往前逃走。陈智略不知是计,也是求功心切,拍马直追过去。后面的郑兵见状,奋勇向前掩杀。唐兵已授秦王之意,纷纷掉转头往后撤退。

这时候郭什柱已从北门杀来,瞧见唐军纷纷败逃,欢喜万分,禁不住仰天哈哈大笑数声,接着一挥沾着血迹的大铁叉,声如雷鸣般喝令将士追杀唐军。郑兵见唐兵一个个撒腿逃跑,情绪一下子就亢奋起来,举着手中的兵器,直追上去。

李世民边跑边往后看,瞅见敌军在身后紧追不舍时,心头不禁一阵暗喜。为了诱敌深入,他继续率军快速撤退。直到郭什柱、陈智略两军追出城三里之外,他才勒住马缰,举槊高声命令部下掉转头往回杀。唐军得令,一个个精神抖擞,斗志昂扬地杀向敌军。

郑军见唐军如潮水般涌了过来,不由惊慌失措,他们压根儿就没有想到唐兵会突然杀自己个回马枪,一阵慌乱过后才重新沉着应战,奋起抵抗。然而,此时唐兵与刚才的状态迥然不同,他们一个个精神饱满,勇猛无比,锐不可当。尽管郑兵努力拼杀,还是无法抵挡唐军的反扑。

郭什柱看见李世民引军杀了回来,大惊失色,很快就意识到自己中计了。于是,他不敢恋战,立马率领部队往回撤退。他想尽快逃回城内,然后再闭门坚守,将来势汹汹的唐军堵在城外。可惜的是,他不没跑出多远,抬头一望,看见唐将李靖率部挡住了自己的去路,不由大吃一惊,慌乱拨马往右边逃。还没跑出几丈,耳边只听一声往哪里跑,一员大将闪了过来。郭什柱抬眼一看,见是老将屈突通,倒抽了口冷气。他眼见一条双勾枪朝自己胸前直刺过来,只得举起铁叉相迎。只听当的一声脆响,半空中迸射出几颗火星。

两马交错,两将激战起来。但见强烈的阳光下枪来叉往,快如电闪,呼呼生风。大战百余回合,仍旧不分胜负。此刻,郭什柱急于逃回城中,根本无心与屈突通比输赢分高下。他一把挡开对方的枪,趁机跳出几米远,拍马欲逃。

不料,李靖策马舞刀大喝一声将他拦住。郭什柱见逃脱不得,只得举叉接招。李靖不仅智谋过人,手中那把大刀也甚是厉害,直把郭什柱逼得透不过气来。郭什柱知道自己敌不过李靖,要想脱身,只能使阴招了。于是,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趁李靖刀在半空之际,侧身闪到一边,然后策马往前奔跑。擒贼先擒王,李靖哪肯放过郭什柱,扬鞭打马紧追其后。郭什柱见李靖追上来,心中一喜,右手往腰间探出。他回过头,眼见李靖离自己不到三丈之远,猛地一甩胳膊,但见一颗鸡蛋般大小的铁丸子朝追上来的李靖飞过去。

说时迟,那时快。李靖一侧头,只听呼地一声,那颗闪着银光的铁丸子从他耳边掠过。郭什柱见自己的暗器未伤到对手一根毫毛,又惊又怒,旋即伸手取出颗铁丸子向他掷去。可惜,一连三次也未能击中李靖。这一下可把他吓慌了,赶紧一勒缰绳,准备往右拐。可那马不听使唤,偏向后退了一步。这可把郭什柱惊出一身冷汗,他回头一望,见一把明晃晃的刀直往他头部劈过来。他还来不及举叉相迎,那刀就已经触及到了颈脖。但听啊地一声惨叫,一颗血淋淋的头颅便滚落在马下。李靖将那形容可怖的脑袋缠绕在刀口上,高高举着他冲向敌阵,一边高呼已斩郭什柱。

郑兵听说,纷纷侧目仰望,把那颗晃在半空中的大脑袋瞧了个真真切切。不错,正是郭什柱之头!他们见主帅已死,即刻一片惊慌,丧失了斗志。李世民见郑军军心已乱,无心作战,便一边命军大力厮杀,一边大声劝降。郑兵见自己已被唐军层层包围住,又见唐兵勇猛无比,自知此时不降,只有死路一条。于是,他们便审时度势,纷纷卸甲抛戈,伏地主降。没过多久,郑军大部都已降唐了。

陈智略与唐将侯君集斗得正酣,忽见军中大乱,不禁愕然观望。只见主帅郭什柱的头颅被李靖高举在半空中,而其部下士卒见状不战而降。陈智略不免大惊失色,赶紧趁机抽身摆脱侯君集的纠缠,突入阵中。他见士卒跪地请降,勃然大怒,举矛一连刺死十余人。原本想借此镇压军士叛变降敌,却适得其反,士兵见主将如此残忍,越发铁下心投降唐军。

陈智略见大势已去,仰天长叹一声,纵马挥矛,往城下杀去。他手中那把长矛确实厉害,直把唐兵吓得不敢追击。杀开条路后,他拍马来到城门下,仰头冲城门上的守军放声大喊,命他们赶快开门,放自己进去。然而,迟迟不见回应,他一急就连呼数声,嗓子快喊破了。

这时,从城墙上传来一个雄浑而响亮的声音,有些陌生而又熟悉。怎么会是他?陈智略心头莫名一怔,抬头寻声望去,只见秦叔宝手持双锏,高高挺立在城门之上,同陈智略答话。陈智略看罢,惊得直张口,一个字也吐不出来。他做梦也没想到,慈涧城会这么快落入唐军之手。

原来在唐军大举反攻之际,秦叔宝奉李世民之命引兵绕过郑军,直插西门。城内守兵极少,且都是些老弱病残,根本就抵挡不住秦叔宝等唐兵的进攻,后又听说主帅郭士柱已阵亡,也就只好开门纳降了。

陈智略见城池已被唐军占据,满心悲愤,仰天长叹数声,然后拨转马头放眼望去,但见唐军如蚂蚁般密密麻麻地朝自己涌过来。面对这种情形,他并没有畏惧,而是目光冷峻地注视着敌军。默然片刻,他突然大吼一声,跃马挺矛冲入阵中,但见他左冲右突,奋力厮杀,一连刺死了数名唐兵,鲜血直溅到脸部和战袍上。他顾不上擦一把脸,挥舞着手中的长矛,见人就刺,面目狰狞。一旁的唐兵看见陈智略如此凶狠,如同一头没有退路的猛兽,一个个吓得两腿打颤,直往后退。陈智略见状,得意地哈哈狂笑不止。他一边大笑着,一边朝通往邙山的方向杀过去。

杀开条血路,陈智略看到自己很快就要突出重围,心头一阵欢喜。可回头一望,见自己身后只有几十名士兵跟着,又是一阵悲伤。也是,一万兵马,打到现在就只剩下这么一点点,能不难过吗?他长长叹了口气,然后带领他们准备冲破最后一道防线,逃往邙山。

然而,就在这时,程知节从一旁闪了过来,一把拦住陈智略。陈智略瞧见程知节,先是一怔,接着向他拱手揖礼。程知节回了礼,又跟老朋友寒暄了几句。陈智略听罢,不禁唏嘘不已,真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与老朋友会在这种场合上相见。对此,程知节也是长吁短叹,感慨万端。

彼此沉默了会儿,程知节开口劝陈智略归顺秦王。可是,不管他怎么劝说,陈智略就是死活不肯下马就降。末了,程知节忍不住气,抡起大斧就往陈智略头顶劈过来。陈智略见程知节不念昔日之情放自己一马,不禁大怒,举起长矛向他的要害处刺去。

于是,两位昔日好友因各为其主而打斗起来。两马相交,战过四五十回合,难分胜负。此时,陈智略突然听到身后响起一阵喊杀声,不由扭头一望,看见两员唐将率领着一队人马朝自己飞奔而来。他知道,如果不赶紧逃走,等他们赶到,那就无法脱身了。于是,他冲程知节大喝一声,挥矛猛刺过去,想让他闪开条道。可程知节似乎不想轻易放过面前这个老朋友,一把举起板斧挡住他的矛。

两人又斗了起来,而且越战越勇,似乎要杀个你死我活。程知节一边挥舞着大斧迎战,一边大声劝陈智略快快下马投降。陈智略非但不听,还厉声怒骂程知节。这时候他已经不把程知节当朋友,而是视为截杀自己的仇敌。他真想一矛把对手刺死,好夺路而逃。可程知节却使出浑身的解数跟他缠斗,不让他逃跑,气得陈智略直破口大骂他无情无义,畜生都不如。这一骂倒把程知节骂醒了,让他记起义气二字。是呀,人在江湖走,最重要的就是讲义气。在瓦岗时陈智略对程知节可是够哥们了,打张须陀时还救了他一回,算是有恩于他呀。做人怎么能忘恩负义呢?这么一想,程知节手中那把车轱辘大斧就不由自主地往后缩了回去。陈智略见了,立马吆喝一声,身下的坐骑应声往前一跃把程知节抛在了身后。

程知节勒马立在那儿,目送着陈智略狂奔的背影,心情十分复杂。他觉得对得住自己的旧友,却对不起秦王,因为亲手放走了他的敌人。直到陈智略和他的部下消失在拐弯处,他才回过头,如释重负似的轻轻叹了口气,打算驱马往回走。恰好这时,侯君集和长孙无忌跑了过来,一把拦住程知节问陈智略的去向。程知节沉默了好半天,才开口回答他们,说自己没能挡住,让他逃走了。这怎么可能呢?长孙无忌可是鬼精鬼精的,没那么好糊弄。他两眼紧盯着程知节那双目光游移不定的眼睛,沉默会儿,忽又嗤地一声笑了下,说恐怕是你看再往日的交情上故意放走他吧。程知节向来喜欢好汉做事好汉当,听长孙无忌这么一说,也就一口承认了,然后挥鞭重重打了下马背,兀自朝城门跑过去。

这时候,战斗已经结束了。天空中的太阳渐渐西斜,失去热度的阳光淡淡地照射在僵尸如山、流血成河的地面上。

李世民身跨战马,横槊立在城门下,用冷峻的目光打量着面前的惨景,心中交织着喜悦与伤感。战争是残酷的,胜利是需要用生命来换取,这个道理他明白,可当面对那些横七竖八地躺卧在地上失去生命的尸体,他心里总难免不生出几分悲伤来。他对着满地的尸首与流血,轻轻叹了口气,然后下令部队进城。

正在这时,程知节飞马直奔到李世民的面前。他翻身下马,扑通一声跪倒在秦王的马前,请求他宽恕自己放走陈智略的罪过。李世民先是一愣,接着又哈哈一笑,不仅没责怪程知节的不是,反倒当众褒奖了他一番,说他讲义气,如同当年关羽华容道放曹操,义气可嘉。程知节听李世民这么一说,那颗悬着的心就砰地一声落地了。其实,他也预料到这了这种结果,相信李世民不会因为这事而追究自己,更不用惩罚了。他满心欢喜,伏地叩谢过秦王,然后挺起身,对身旁的长孙无忌那么别具意味地笑了笑。长孙无忌没说什么,只对程知节绽出个难以捉摸的微笑,心里服了他。

当夕阳沉入青山背后时,李世民率领部队进驻了慈涧城。一时间,城内热闹非凡。李世民命人张灯结彩,大摆筵席,以庆贺东征旗开得胜。当晚,营署内欢声笑语,喜气洋洋,李世民与众将觥筹交错,庆祝胜利。

酒过三巡,李世民又把话题转移到接下来的战事上,沉吟会儿,他对众将说:“今日之胜可喜可贺,它是一场扬威风长士气的胜利,也是一场具有战略意义的胜利。占据了慈涧,使我军取得了进逼东都的有利位置。”

“秦王说的是。”杜如晦面带笑容地说道,“慈涧虽小,然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我军攻取洛阳的保障。故而,这场胜利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言之有理,言之有理。”李靖点头说道,“今我军占据慈涧,与东都相毗邻。屯兵于此,可直接威逼洛阳,也可为以后深入作战提供粮草等物资的补给,这对我军相当重要。依在下看,东征将是场长持久战,因而后勤补给就显得十分重要。若没有充足的补给,我军将很难获胜。”

“李将军所言甚是。”李世民认同道,“洛阳城池坚固,王世充兵马多且精锐,又有窦建德的增援,不是块好肯的骨头。我军若想取胜,一方面要有良策妙计,将士要奋勇杀敌,另一方面也要作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切不可以为很快就能班师回朝。”沉思了会儿又补上句,“若不出本王所料,恐怕得花上一年时间,也就是说到明年这个时候才能凯旋而归。当然,也可能会短点,可至少得十个月,所以在座诸位将军得有耐心。”

“我看不用吧。”李元吉阴阳怪气地笑着说,“秦王,你这是抬高了别人,看低了自己。凭我二十万大军,一战便可拿下洛阳,哼!”

“齐王,你这是高看了自己,低看了别人呀。”李世民心平气和地说,“王世充经营东都多年,兵强马壮,兵力也相当雄厚,光城内守军就不下十五万,且洛阳城池坚固,易守难攻,岂会如你所说一战即可拿下洛阳?四弟,作战切不可意气用事,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怠。”

“秦王所言甚是。”屈突通附和道,“今洛阳城内兵多将广,粮草充足,不可强攻。当先占据洛阳外围城镇,剪除羽翼,削其势力,然后再伺机进攻洛阳。如此,则可万无一失。在下以为,凡事当谨慎从之,不可冒险。”

“将军此言差矣。作战岂有不冒险之理?正所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李元吉固执地说,“况且今我军大胜郭士柱,士气正盛,人人欲披甲执锐,战死沙场。以如此之师攻打贼军,岂有不胜之理!秦王若肯下令,在下愿即刻率军前往,攻取洛阳,以建赫赫战功。”

“四弟立功之心,实乃可嘉。”李世民眼含微笑地望着李元吉说,“然时机尚未成熟,切不可贸然出兵。请四弟耐心等待,再勿多言。”

李元吉听着李世民绵里藏针的话,看着他笑波中透出的威严,也就不敢再说什么了。此刻,他心情不大舒畅,就独自饮了杯酒,然后默然不语。

李世民见李元吉不吭声,也不再说他什么,只那么对他微微笑了笑,接着举起杯与在座诸位将军共饮。过了会儿,他又问李靖道:

“李将军,我军现已攻取慈涧,你以为下一步该如何做才好呢?”

“秦王,在下以为当暂时屯兵于城内。”李靖正色道,“这一来是好让我军得以休整,二来也是为了屯积粮草,为以后进兵作充分准备。”

“将军言之有理。”李世民轻点了下头说,“我军刚从长安远道而来,又打了一仗,将士的确都很疲乏,需要休息。再者,粮草等物资尚在途中,须几日才能到达。因此,我军当驻扎在城中一段时间,以等后军入城。慈涧距东都最近,当是我军的屯粮之所。”

“这只是一个原因,更重要的是史万宝、黄君汉、刘德威,王君廓等将军尚未取下宜阳、回洛、怀州、洛口等地。”杜如晦沉吟着说,“秦王,在下以为在没有扫清洛阳外围之前,我军最好不要采取任何军事行动,当于城内养精蓄锐。不知秦王以为如何?”

“克明所言甚是。”李世民赞成道,“我军下一步的目标就是邙山,而邙山是洛阳的一道天然屏障,王世充一定会率军与我军争夺。这一仗至关重要,若我军能占据邙山,便可进兵洛阳。而王世充一旦失去了邙山,洛阳就危在旦夕,故而他必定会倾力与我军争夺邙山这个军事重地。”

“秦王说的对。”屈突通接口说,“邙山之战非常重要,可以说它关系到我军东征成败与否,因此须万分小心谨慎。而要确保邙山一战的胜利,就必须先扫清洛阳外围,以切断回洛、宜阳、怀州、洛口等地郑军的驰援。故而在没有扫清洛阳外围之前,我军不可进兵邙山。”

“秦王,我也赞成各位将军的看法,暂时屯兵慈涧。”李元吉脑子开了窍,支持众人主张,想了想又有些疑虑地说句,“只是,我担心王世充会引军前来攻打我们,到时又该怎么办?”

“齐王,这个你就不用担心了。”李世民很有把握地答道,“王世充见我军兵马驻扎在慈涧,又与新安殷开山部成犄角之势,岂敢前来惊扰?”

杜如晦望着李元吉微微一笑,说道:“秦王一向料敌如神,当不会出错。齐王,你大可放心。”

“这事,我倒是可以放心。”李元吉点了点头,接着又说,“只是任成王和罗士信人马至今尚未返回,该不会是被王世充派兵截击了吧?”

“任城王足智多谋,岂会被郑军伏击?”杜如晦哈哈一笑说,“齐王,你不用担心,依在下看,任城王还赶得上喝我们的庆功酒哪。”

话音刚落,只见一小校跑过来,向秦王禀报,说任城王李道宗引兵返回了城中。

李世民听罢,对着杜如晦呵呵笑道:“克明,你真是诸葛在世啊。”

说罢,李世民站起身,亲自前去迎接堂弟李道宗。

接下来,李世民便按照既定的策略命军固守慈涧城。将士们一边利用这难得的机会休养生息,一边积极做着战斗的各种准备。不过,李世民并没有因休战而轻松多少,他整日都在与杜如晦、李靖等人商讨整个东征的作战计划,寻找最有效的取胜之策,同时又无时无刻不在期盼着从前方传来捷报,为此心中常生出几分焦虑之情。好在这种焦虑与不安前没有维持多长时间,半个月后他就得到了黄君汉将军率兵攻克了回洛城的好消息,几天后又接到了将军刘德威进入怀州的佳音。这使得李世民那两道英气勃勃的剑眉舒展开了,脸上露出喜悦的笑容。

高兴一阵过后,李世民心里又有些担忧,因为史万宝和王君廓那边的进展有些迟缓,没能如预想中的那样顺利完成任务。对此,他有些不满,就命人飞马驰往两处下催促令。这份加急令还挺凑效,十几天后,史万宝那儿终于传出了喜讯,他已率军过宜阳入龙门,占据了甘泉宫,正在向轩辕挺进。同时,王君廓也已入洛口断郑军粮道。这两道佳讯令李世民欣喜不已,他那颗悬着的心也踏实了下来。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