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午八点全校教职员工被召集在第三套四合院的会议室开会,全校教师有一百二十余人,前后勤工作人员有五十余名。校长兼党委书记吉甫作了重要讲话。
吉校长年近半百,中等身材,偏瘦型,素称智谋诸葛,面容温和可亲,性格不急不躁,心地善良宽容,做事干净利索,群众威信极高。他是刚刚被平反昭雪,回到学校重操旧业的。真可谓,如宋代范仲淹《上时相议制举书》所述:“救文之弊,自相公之造也。当有吉甫辈,颂君之德。”
吉校长独自坐在会议室的讲台上开始讲话了:
同志们,大家好,今天这次会议我重点谈两个问题。一是邓小平的复出,二是科学的春天。下面先介绍第一个问题。
1977年5月12日,方毅正在中科院一场会议上讲话,被秘书递来的一张纸条打断——小平同志请方毅和李昌到玉泉山去一趟,谈谈科学与教育工作。当时,邓小平还没有正式复出。上午10点,两人到达邓小平住处。
这次谈话的内容概括而言就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邓小平说,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上去。工业上,交通能源要先行,整个国家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科学技术是先行官。邓小平还指出,科学研究是劳动,科技人员是脑力劳动者。
已经73岁的邓小平说,“实现四个现代化,实现赶超任务”,从哪里入手呢?邓小平希望“从科研、教育入手,不从科研、教育入手,实现赶超是空话。
吉甫校长停了下来,打开茶杯盖子喝了一口水。通过上面邓小平的谈话不难看出,我们国家要想实现现代化,就得抓科技,科技怎么抓,就得靠教育,教育怎搞,就得靠人才,人怎么来呢?
这时,吉甫校长又喝了一口水,翻了翻他那厚厚的笔记本。这就是我要谈的第二个话题:科学的春天。
1978年1月,作家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发表在《人民文学》杂志第一期。随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破例用三个版的篇幅转载了这篇文章。随着报纸与广播的传播,文章主人公陈景润——一个在辱骂和混乱中躲进书本、勇攀数学高峰的清瘦学者,一夜之间成了中国家喻户晓的科学明星。《人民文学》的编辑周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陈景润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被当作主角和英雄描写的知识分子。
1977年10月底的一天,19岁的南京小伙儿武夷山和往常一样,天刚蒙蒙亮就爬起来,在干农活前抢出两小时来读书。《灵歌风》《法兰西内战》都被他翻旧了,一个月前的《参考消息》也揣在兜里随时掏出来翻看。高中毕业后下乡的武夷山,还不知道自己将是最后一批知青,命运在这一天发生改变。刚刚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武夷山从徐迟的文章中读出了味道:“为革命钻研技术,分明是又红又专。”对陈景润的叙述,与“文革”中宣传“知识越多越反动”的观念是截然相反的。
陈景润的工作,是迄今为止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最好成果,这确实是世界公认的。但这个人在‘文革’期间被批为白专典型,‘文革’结束后,他是‘又红又专’,这就是政策上的突破,宣传他有很多政治意义。
对陈景润事迹大张旗鼓的报道,是即将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的宣传计划中的一部分。接着,大会筹备工作办公室发布了《关于迎接全国科学大会的宣传要点》。在这一文件的指导下,科学大会前的典型人物宣传,多集中在数学领域。中科院数学所除了陈景润、还有两位数学家杨乐、张广厚。陈景润被破格提升为研究员,青年数学家杨乐、张广厚由研究实习员破格晋升为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