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福林的头像

王福林

网站用户

小说
202104/05
分享
《土作家》连载

第九十八章 代课

暑假期间,高信从师范学校回到西滩,带着一台刚买的照相机到古树村来找林陆,并说:“陆哥,现在是假期,我想带母亲到铁山市叔伯哥哥高耀家串门,顺便想找个能够照相的地方照相,挣点钱,贴补上学之用。听说你姑舅哥哥住在山阳县农村,你跟我去一趟,咱们到那边照相去,生意好的话能挣不少钱。”

林陆说:“好,既然你想去,那我就陪你一起去。”

“你有他们家的详细地址吗?”

“有,他们家住在山阳县鸡沟公社鸡沟大队,虽然我没有去过,但是一问就能找到。二嫂和你陆嫂不怀孕,服用的白龙苍菜和地椒王就是大姑舅从山阳县寄来的。”

高信说:“是吗?咱们就到那儿照相去。”

“为甚不在当地照相?咱们这儿的人们收入水平较好,为何要到山阳县那些穷地方去照相?”

高信说:“我还是个学生,正在师范上学,让同学们或者家乡人知道不好,传到学校就麻烦了,所以咱们得走远点去照相,没有人知道,我还能挣两个零花钱。”

林陆说:“咱们什么时候动身?”

“明天走,到了铁山市把母亲留到叔伯哥哥家里,咱俩就去山阳县去。

第二天,林陆跟着高信带着母亲坐上火车到了铁山市,下了火车又坐公交汽车进城,最后找到了高耀家。

高耀和妻子都有工作,什么工作林陆没有问。高家对高信和林陆以及他们的母亲很热情,招待得也非常周到。高耀和高信是亲叔伯兄弟,只是由于住的远来往少了些。

高耀的妻子是位漂亮的女人,也喜欢照相。高信就给她和全家照了几张相,并于当天晚上就洗了出来,拿给高耀夫妻看。他们夫妻看了非常喜欢。

次日,林陆带高信离开了高耀家,坐上了通往山阳县的长途汽车,晌午时分就赶到了鸡沟。下车后步行二里路才进了村子。进村一问徐立门住在什么地方,立刻就有人指给了他们。

徐立门看见姑舅兄弟林陆带着高信来到,既惊喜又热情,让妻子赶快做饭。

林陆望着从未见面的姑舅嫂嫂,高兴地说:“嫂嫂,立门哥好妻命,娶了你这么个漂亮媳妇。”

姑舅嫂微笑着回答:“漂亮什么呀!兄弟你好会哄人高兴?”

姑舅嫂嫂身边还有一个女儿,已经十八岁,出脱得非常漂亮,但她只读了小学就回家参加劳动了。

中午吃饭的时候,高信拿出照相机给徐立门全家照了几张相片。

林陆对徐立门说:“立门哥,我们这次来想在这儿给人们照相,为七兄弟挣点儿学费,请你帮忙和村民们说一声,想照相的就让他们来找我们。”

徐立门是个豪爽之人,马上答应,并于当天午饭后就出去招呼邻居们。

刚开始村民们很感兴趣,有十来位年轻村民主动来找,要求照相。当天夜里,高信和林陆将照片洗了出来。第二天就发给了大家,大家非常满意,也都给了钱。虽然钱不多,但是这里的人们很穷,不象河川那边那么富裕,所以喜欢照相的人不算很多,三天过后就不再有人来找,他们只得带着相机主动到地里找人家,可生意仍然很清淡。住了一个星期,挣了一百多块钱,除去路费和给徐立门买礼品,只剩下不到百十块钱,再除去胶卷和像纸也就所剩无几了。

林陆和高信弟兄二人返回铁山市,在叔伯哥哥家住了一晚上就带着母亲回河川了。

回家以后,林陆就想着自己也买一台照相机给人们照相挣钱。可一台照相机需要一百二十元,有点舍不得,家里也没钱买不起,他就和大春商量合伙买照相机。

大春马上同意了,一个人掏六十块钱买了一架照相机。为买照相他还专门进了一趟县城,找到文化馆一个熟悉的朋友叫郝敬义。郝敬义是文化馆副馆长,帮助林陆买了一台“海鸥”牌照相机。林陆将照相买回来后,两人骑着自行车跑周围村子照相,虽然挣不了大钱,但是至少可以挣出相机钱,还能分些微薄的利润。

林陆和大春合伙照相半年后,林陆教书实在没有时间出去照相,于是将照相机算成大春一个人的。大春将相机钱给了林陆。

那次从铁山市回来一个月后,高耀家被盗了。高耀居然怀疑到了林陆,并且写信向高惠打听林陆的情况。高惠竟然当着林陆的面说了高耀家丢失东西的事情,想从中看一看林陆的破绽。

林陆一听就明白了,不但叔伯哥高耀怀疑他,姐姐高惠也怀疑他。他非常生气,认为高耀夫妻实在太小瞧人了,家中失盗就怀疑到了他的名下,这种无端的猜疑让他十分愤恨,发誓此生不与铁山高家人来往。他说到做到,从此再没有与铁山高家有任何联系。

这一年,秋季开学的时候,林陆的儿子林霄已经开始上学。林陆每天吃过早饭就把儿子往自行车前边一放,父子俩就往学校走。林陆边走边教儿子念古诗。林霄很快说学会了几首唐诗。每当坐到父亲自行车前边的时候,他就主动为父亲朗诵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古诗《登黄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林陆为儿子解释说:“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水旺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得此名。诗中的白日,指太阳。依是依傍的意思。尽是消失的意思。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登鹳雀楼》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仅存的六首绝句之一。作者早年考上了进士,曾任过冀州衡水县的主薄,不久因遭人诬陷而罢官,不到三十岁的王之涣从此过上了访友漫游的生活。写这首诗的时候,王之涣只有三十五岁。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山,“黄河入海流”写水。诗人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向东方,流归大海。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诗句中,画面宽广辽远。

林霄尽管还没有完全理解古诗的含意,但是经过父亲的反复教他,他也就逐步理解了诗人的处境,以及诗的意境。

暑假期间,林陆参加了河川县教育局招收代课教师的考试,结果考中。秋季开学的时候,他被分配到河川县柳树镇中学。柳树镇中学属于县直中学,他教高二年级二十班的语文,并任班主任,还兼任着四个班的政治课。柳树镇中学在柳树镇街上,离古树村十来里路,跑校肯定是不行的,只得住校。他和一位姓黄的化学老师住在一间宿舍里。黄老师每天三顿饭都去教职工食堂吃饭。刚开始林陆也跟着去食堂吃,后来为了省钱他就从家里带来了猪肉和山药白菜,在火炉上了自己做饭。中学老师要比小学老师宽松自由一些,上完课就可以回宿舍,在宿舍内备课,很少有教师坚守在办公室里。

林陆担任着班主任,不得不经常出现在班级,这是他当民办教师时就养成的习惯。好在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均已成人,他们不象小学生那样难管理,有班干部就足矣。何况班内有好几名是从霞光学校考到柳树镇中学的学生,原雪山就是其中之一。

林陆给二十班教语文非常认真负责,每上一课都要把每篇课文讲透,让学生充分理解,并从中吸取营养。尤其对那些课文中的小说,讲得更加认真和仔细,像《竞选州长》一文,他不但讲了课文的内容,还讲了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小说的深刻思想。

学生们听得认真,对林陆的教学水平非常满意并且加以赞赏。

林陆调到柳树镇中学教书的前一年冬天,高家的姐姐高惠已经结婚了。

高惠的对象是铁路工人,在大修队工作,大部分时间在河江车站到海市一带维修铁路,工作十分繁忙,有时候星期六坐火车赶回来与妻子团聚,星期日就得坐车赶回去上班。

高惠的丈夫名叫于艾青,家是河川县街上的,他比高惠小两岁,和林陆同岁。高惠不愿意留在农村,所以在农村当妇女干部的时候就非常卖力,赢得了大队和公社的认可,后来县供销社招工,地方上就推荐她到了柳树镇供销社当了售货员,因此也就把家安在了柳树镇上,住在供销社的宿舍中。

林陆经常到姐姐高惠那儿走走,住在街上,走串是少不了的,有时候还在姐姐家吃饭。

于艾青十分忠厚老实,与人交往非常实在,只要他回家就要叫林陆一起喝酒,两人便海阔天空地拉呱半夜,彼此都喝得晕晕乎乎。学校离街几步路,林陆尽管喝多酒也得踏着雪夜东摇西晃地回学校宿舍。

柳树镇中学校长名叫郎顺才,是个河北省人,据说他们家也是支边来到了河川县柳树镇公社全丰大队落户的。郎顺才考上了河江市师范,毕业后就分配到了河川县柳树镇中学教书,从普通教师一路攀升,现在已经是柳树镇中学的校长了。

林陆走到哪里也不愿意主动与领导接近,到了柳树镇中学之后,除了学校开会能够与校长郎顺才正面接触之外,没有主动找校长说过话,只是与教导主任相处比较多,因为教导主任随时随地都可能找班主任说事。林陆利用业余时间搞文学创作,不断地向全国各地的刊物寄稿件。《北方文艺》和《春地》等杂志社也经常给他来信。

教师们开始议论林陆想当作家,经常给杂志寄作品,事情马上就传到了校长郎顺才的耳朵里。

郎顺才对此很不满意,认为林陆既然是代课老师,就应该一心投地搞好自己的教学工作,不能好高骛远,更不能拿学生的学业当儿戏。

其实林陆只是利用业余时间给《北方文艺》和《春地》编辑部写小说,作品还没有问世就引起了学校的反感。

郎顺才到县教育局开会,教育局局长邬剑飞向他询问林陆的工作情况。

邬剑飞问:“林陆在柳树镇中学表现怎么样?”

郎顺才说:“林陆的语文水平确实很高,教高二语文也绰绰有余,但是咱们学校用的是教学人才,而不是创作人才,他要搞文学创作应该到文化局或者文联去。”

“林陆耽误教学工作了?”邬剑飞关切地问道。

“虽然没有耽误教学工作,但是影响了其它老师,个别老师也学他搞开了文学创作。因此我建议局里把林陆调走吧!”

听话听音,锣鼓听声。邬剑飞从郎顺才的语气中听出了味道,感觉郎顺才对林陆搞文学创作有了意见,甚至于很反感,所以他没再说什么。

春天开学的时候,邬剑飞把林陆调到了永丰中学。永丰中学离林陆的家最近,他还可以关照家里。

林陆接到通知之后,马上去了一趟河川县教育局,找到邬剑飞局长办公室,对他说:“邬局长,永丰中学离我家太远了,我妻子身体不太好,家里还有两个孩子,离家太远了我无法照顾家。”

邬剑飞问:“你想去哪儿?”

林陆说:“让我回到柳树镇霞光学校去,离我家近点。”

“你不是和金有旺闹不对吗?回霞光学校合适吗?”

林陆说:“邬局长请放心,我不会主动和他闹矛盾的,我如今是教育局正式招录的代课教师,他不敢把我怎么样。你就让我回霞光学校吧!”

邬剑飞说:“那好!我让人事科上给你调整一下。林陆,本来我想让你在柳树镇中学待下去,可是他们对你搞文学创作有意见,只好把你调出柳树镇中学。”

“我理解,无所谓,只要回到霞光学校,我仍然可以一边教学一边搞创作。您放心,我不会给您丢脸的。”

邬剑飞说:“文学是慢功,不要性急,在搞好教学的情况下再去搞创作。”

“没问题,我在霞光教书的时候,班级总是先进集体,从来都没有落到第三名,请邬局长放心,我一定竭尽全力搞好本职工作。”

“好吧!马上给你办手续。”

教育局一纸调动通知下达到了柳树镇学区,学区就将林陆分配到霞光学校。林陆再次返回了自己待过几年的学校。

金有旺知道林陆和教育局邬剑飞的关系特殊,所以不敢再找林陆麻烦,而是一反常态,重用起了林陆。

那时候的霞光学校是戴帽子学校,有七年级存在。林陆刚好又接了他离开前的那个班六甲班,六甲班已经升为七甲班,他是班主任,仍然带本班的语文。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