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大战后,蒋介石集团势力迅速地得到膨胀,在1930年11月国民党三届四中全会上,蒋介石欲通过《训政时期约法》,设置总统,置五院院长于总统之下,但遭到胡汉民坚决反对。
争夺国民会议代表席位的结果,胡汉民的票数超过蒋介石。因此,胡汉民和蒋介石的矛盾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第二年2月28日,两人围绕制定约法的问题上,胡汉民和蒋介石再一次发生了激烈争吵,蒋介石一怒之下,用武力扣留了胡汉民。
次日,胡汉民被迫辞去国民政府委员、立法院院长等要职,被蒋介石软禁于南京汤山温泉。
消息一传开来,引燃了国民党反蒋势力一场声势浩大的声讨。5月25日,唐绍仪、邓泽如、古应芬、林森、萧佛成、汪精卫、孙科等联署通电,要求蒋介石在48小时之内下野。
27日,汪精卫、孙科、邹鲁等在广州召开“国民党中央执、监委非常会议”,成立“国民政府”。
胡汉民和古应芬等粤籍国民党元老,对陈济棠有扶植之恩,是陈济棠走上“南天王”宝座背后的强大推手。
就在陈济棠为恩师“落难”之事感到愤慨的时候,蒋介石为了实现他的独裁统治,要求陈济棠裁减军队,削减军费,并暗里支持省主席陈铭枢和陈济棠明争暗斗。这一来,不啻于火上浇油
5月,陈济棠联合李宗仁、唐生智等人,宣布支持“国民政府”,讨伐蒋介石。
以古应芬为代表的反蒋势力,知道陈济棠等人斗不过蒋介石,可又不甘心,遂筹集了20万元巨款,派李少川游说王亚樵,意欲以暗杀手段,将蒋介石置于死地。
蒋介石走上军界政坛,惯以用卑劣的暗杀手段除去了自己的政敌,可天理循环,他自然而然地成为政敌和杀手竞相追杀的头号猎物,仅1925年,他就遭到三次暗杀。
第一次是在1925年7月下旬的一天下午,时任黄埔军校校长兼粤军参谋长、广州卫戍司令蒋介石来到黄埔军校入伍生总队队部,处理完一些例行公务,钻进了那辆悬挂着醒目的青天白日小旗的专用黑色轿车。
不料,轿车发动机出现故障,跑不了路,因赶时间,他只好换乘警卫车返回城内南堤2号黄埔军校办事处。
他走后没几分钟,专车的故障就排除了,载着警卫排长黄友文和六名卫士向东坡楼方向开去。
当汽车行驶到东坡楼转弯处时,司机减慢了车速。突然间,"哒哒哒......"一串机枪子弹射了过来,汽车前面的挡风玻璃被打得粉碎,司机和坐在前排的1名卫士当即中弹身亡。
失去了控制的汽车,左扭右拐,摇摇晃晃地向前冲了十几米,一头撞在路边的电线杆上,引起爆炸,六名卫士一枪未放,全部死亡。
第二次是8月中旬的一天中午,蒋介石在城内办完公事后回东山住所,汽车行驶至东城门约100米处时,一个穿长衫的刺客冲汽车举枪欲射击,幸得警卫连长宓熙手疾眼快,一扣扳机,将长衫刺客击倒。
另一个穿短装的刺客想冲过去拦截蒋介石的专车,被卫兵王世和等人扑倒于地,束手就擒。
通过审讯,才知道他们是香港人,受蒋介石的死对头陈廉伯重金雇佣而来的。
第三次是在1925年10月的一天,蒋介石到财政大楼参加一个重要的军事会议,当他走进大楼的前厅,刚要踏上楼梯时,一个年轻军官把手中的报纸一抖,露出了一支手枪,对着蒋介石扣动了扳机。
千钧一发之际,贴身侍卫蒋富寿一个箭步冲上前去,用自己的身体为蒋介石挡住了飞来的子弹。
刺客叫许楚,是许崇智将军的堂弟,许济师长的亲弟弟,被捕后不知所踪。有人说蒋介石和许崇智讲和,私里释放了许楚,也有人说许楚被蒋介石秘密枪决。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1931年6月,蒋介石又遭到两次大暗杀,第一次杀手是王亚樵等人,幕后主谋是古应芬,第二次刺客是马必武等人,幕后主谋是陈济棠。
王亚樵,安徽合肥人,是威震上海滩的斧头帮帮主、铁血锄奸团团长,有“民国第一杀手”和“远东第一杀手”的称号。
“世人都怕魔鬼,但魔鬼怕王亚樵。”有人对他这样评价。
他谋杀过蒋介石、汪精卫、宋子文等人,还炸死了日本派遣军司令白川大将,可以说是“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李少川,是李鸿章族孙,一品官员李公经纶大人之长子。武昌起义爆发后,他和王亚樵、王传柱、李元甫、张朝阳等在合肥举旗响应,追随孙中山,推翻满清政府。1925年孙中山逝世时,他为孙中山左绋护柩人,和冯玉祥、陈铭枢、王亚樵等人均为患难之交。
王亚樵早就看蒋介石不顺眼,得知李少川来意,满口应允此事,
在南京、庐山、上海分设行动小组,伺机刺杀蒋介石。
6月14日,蒋介石上庐山太乙村度假的消息被王亚樵探知,即命令手下十余人化装成游客,潜入庐山。
由于关卡重重,枪械无法携带,他们想出一计,买了十只火腿,用刀将火腿中间挖空,把枪置于其中,然后用针缝好,外面涂上一层盐泥,乍看之下,没有什么破绽。
一路畅通无阻,混入庐山太乙村后,他们取出了枪支,却将火腿随意扔进了树丛之中。这一不经意的细节,导致整个刺蒋行动失败。
蒋介石卫队在山林中巡逻时,偶然发现了一只火腿,见中间被人用刀挖空,断定有人夹带武器上了山。于是,他们迅速地加强警戒,牵来军犬,封山搜索。
蒋介石在太乙村甬道上散步,不知不觉地进入了危险之地。
隐藏在竹林里的热血青年陈成举枪瞄准,正待射击时,突然,一个侍卫慌慌张张地跑过来,掩护蒋介石往回走。
陈成怕失去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奋不顾身,冲上前开了两枪,可惜的是,子弹未能命中,仅是从蒋介石耳边擦过。
此案拖至几年无法侦破,后王亚樵设计刺杀国际调查团一案事发,这才浮出水面。
蒋介石得知这是王亚樵的“杰作”后,自然不肯善罢甘休,出赏百万大洋,取王亚樵首级。
1936年10月20日,一代“”暗杀大王”王亚樵死于军统之手,是年47岁。
得知王亚樵刺蒋功亏于一篑,陈济棠和古应芬等人未免感到惋惜。
明知暗杀蒋介石的几率近乎于零,但陈济棠还是心存侥幸,把刺蒋的任务交给叶征尘,让他物色几个武艺高强枪法精准的卫士组成一支暗杀小组,赴南昌刺杀蒋介石。
叶征尘对陈济棠可谓忠心耿耿,接到任务后,二话不说,就着手布置谋杀蒋介石的行动方案。
6月26日,南昌讲武堂阅兵结束后,蒋介石和军师杨永泰回行营,乘坐在第四辆高级轿车里,后面的八辆轿车中,分别坐着陈诚、杨永泰、罗卓英、赵观涛、卫立煌等将领。
距庐山被刺仅过12天,蒋介石如弹弓之鸟,出入变得格外谨慎,不但卫队前呼后拥,而且马路两旁,军警林立,荷枪实弹,如临大敌。
人行道上,站满着凑热闹的南昌市民们,也夹杂着各媒体的新闻记者,镁光灯闪个不停。
蒋介石车队驶至马路的拐弯角,车速放慢。随着一声惊叫,一名站岗的士兵冷不防被人猛力一推,向前跌倒在马路中央。
驶在前面第一辆轿车紧急刹车,后面的车队连锁反应,接二连三地停下来。
说时迟,那时快,三个精壮汉子猛地冲上前,朝第3、4、5辆轿车的车窗连开数枪……
由于事发突然,等到蒋介石的卫队和警戒的军警们从惊骇中醒过神来,三名刺客早已乘着场面的混乱逃之夭夭。
一场刺杀,从开始到结束,仅有 30多秒,毋庸置疑,这三个神秘的刺客,都是训练有素的一流杀手。
这一次是第五次了,猝然遇袭,蒋介石惊出了一身冷汗,好在有惊无险,数百名军警很快地控制了现场,并展开地毯式大搜捕。
当天,三个刺客落网,为首的是马必武,广东五华人,另两个名叫古孝天和胡俊德,他们都是陈济棠的卫士。
因熬不过酷刑,这三个从枪林弹雨里走出来的军人,供出了自己的身份和主谋黄金叶。
蒋介石听了杨永泰的报告,料定一个小副官不会如此胆大妄为,必是受主子陈济棠暗中指使。
处决马必武、古孝天、胡俊德
后,蒋介石不动声色,密令戴笠派遣大批特务潜入广东,一面伺机抓捕黄金叶,一面长期埋伏,“深入”到陈济棠的军、政、经济和文化等各个领域,刺探情报,策反陈济棠手下重要的军政官员。
宁汉合流之后,蒋介石在政治上遇到了严重危机,面对着复杂的形势,他重视情报工作,以便随时掌握新桂系、粤系及其他反蒋势力的动向以及嫡系部队各级将官对自己的忠诚度。
在蒋介石的授意下,侍卫室高参胡靖安在上海邀集一批黄埔军校的学生组成“侦查组”,自任组长,为蒋介石收集情报。
这个侦查组就是后来以蒋介石为领袖的国民党(党政军)所有情报系统的雏形。
而后来有“特工之王”和“东方希姆莱”之称的戴笠,仅是这个组织的一个普通组员,被人戏称为“编外情报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