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又是山花烂漫时的头像

又是山花烂漫时

网站用户

小说
202211/01
分享
《红土》连载

第一百六十四章 挥师南下

       电台被敌人摧毁,海上交通线被敌人切断,琼崖特委和独立总队再一次失联,陷入孤军作战状态。

       面对着日伪军的“蚕食”与“扫荡”,顽军的“挑衅”与“磨擦”,琼崖军民进入了抗战至暗时刻。

       为了恢复与党中央的联系,在外援电台无法进入琼崖的情况下,抗日部队曾经试图通过作战的方式缴获到敌人一部电台。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电台不是一般的军需品,对敌人而言也是一样至关重要。

       日军在野外作战,使用的都是野战有线电话,电台仅是在其他手段无法使用的情况下才能附加性地使用,一旦野外电话线铺设完毕,电台就关闭了。

       其原因在于当时电台技术不够尖端,防护功能较差,容易受到地形或天气的影响,导致通讯中断甚至收发失败。

       另外,因为害怕敌人窃听,繁杂加密和解密,容易耽误战机。

       相比较之下,有线电话有着明显的优势,其一,不会泄密,因为野战电话有通讯兵巡查线路,敌人窃听的几率很小;其二,通话质量高,不受时间和气候限制;其三,可以全天候保持联络。上级及时下达命令,下级随时汇报情况。

       所以,日军电台配置,只有大队以上的级别和特种作战部队才能配备电台。中队和小队只能使用有线电话或靠传命兵联络。

       此时,按琼崖独立总队的实力,根本不可能歼灭一个大队以上的日军,即使有机会,日军考虑到电台的重要性,也会毁掉,不会让敌人缴获。    

       鉴于以上情形,琼崖独立总队想缴获到日军一部电台,希望真的是十分渺茫。

      1942年12月,独立总队第四支队支队长马白山命令第二大队攻打那大镇日军,伺机夺取敌人电台。

       马白山敢下这样的命令,是有较硬底气的,因为现在琼崖抗日独立总队不再是过去被敌人撵着打的琼崖红军,而是一支骁勇善战的部队。

       在长期的军事斗争中,锤炼出了一批横刀立马、独挡一面的猛将。诸如:马白山、吴克之、庄田、李振亚、林李明、覃威、符志行等等

       独立总队第四支队第二大队,人数仅有150人左右,装备简陋。然而,就是这么一支不起眼的小部队,打得敌人闻风丧胆,被誉为“神兵”。

       孔教村战斗、麦契战斗、武侯桥截击战、奔袭光村墟、苏村战斗、蕃长截击战、白南岭伏击战、迈格村突围战、袭击南丰日军专卖局等等

       尤其是迈格村突围战,在独立总队长达六年抗战中,属为最为惊险的一次。

       那是1943年6月9日晚,符志行率领第二大队长途奔袭兴贤乡伪军,夜里大雨倾盆,部队迷失方向,以至天亮才到达迈格村。

       行踪不慎暴露,一千多日伪军包围了迈格村并发起猛烈的进攻,企图消灭这支被他们视为肉中刺眼中钉的抗日部队。

       一比十对决,而且敌人武装到牙齿,恃有飞机大炮,穷凶恶极。若按兵棋推演,结局就是迈格村成为一座废墟,第二大队全军覆灭。

       但是,战争史上不乏有奇迹,第二大队在村民们的配合下,利用有利的地形阻击,激战一天一夜,打退了敌人数十次的进攻,击毙日军分遣队队长谷川和松本八郎,毙敌伤敌百余人。

       第二天天亮,日伪军没有遇到任何抵抗,攻入村子里一看,除了断墙残壁,空无一人。

       煮熟的鸭子是怎样飞走的?这些强盗感到不可思议。

       原来,在敌人封锁线外,几个村民一直在暗中偷窥敌人的动静,发现一条秘道未被敌人封锁。

       午夜时分,他们从这条秘道摸回村子里,接走了第二大队和乡亲们。

       在这次战斗中,符志行表现出了惊人的胆识和军事才能,因而被独立总队授予“抗战特别奖章”。

       迈格村突围战是发生在那大镇夺电台之后,马白山把夺电台这样重大的任务交给第二大队,足以看出他对这个爱将的倚重。

       日军电台设立在那大墟东北角的一座平房里,四周埋桩拉起铁丝网,有一小队日军看守。

       这里距离日军指挥部有一公里左右,距离伪军营地仅有两三百米远。强敌环伺,若想夺取电台,不啻于虎口拔牙。

       时值严冬,寒风彻骨,被雨水打湿了衣服的战士们冷得牙齿打颤,说话都不利索。

       这种恶劣的天气,敌人防守自然松懈,除了哨兵,其他鬼子都在暖窝里入睡了,只有平房里还透出微弱的灯光,估计是电台人员在值勤。

       夜12时左右,符志行带着部队绕过军屯村进入市区,五中队负责警戒日军指挥部方向,随时阻击敌人的援军,六中队负责监视伪军动静,四中队则掩护突击队潜入敌人电台室。

       突击队避开敌人哨所,神不知鬼不觉地摸到铁丝网边。当时,他们不懂得用老虎钳剪断铁丝,撕开口子,而是用七八个竹梯,几张门板压过铁丝网。

       这一来,铁丝网上挂着的空罐就发出叮叮当当的报警声,闻到响声的哨兵打开探照灯,见是游击队,忙架起机枪射击,叽哩咕噜地叫喊。

        身手敏捷的一些突击队员越过了铁丝网,而后面的受阻,甚至有人中弹倒下。

       符志行见情况不妙,扬手举枪,一梭子打灭敌人探照灯。

       枪声就是命令,部队立即发起强攻,顿时,枪声大作。

       夜色漆黑,伸手不见五指,守敌不明情况,不敢贸然出击,以营房为掩体,组织交叉火力进行阻击。

       由于敌人的火力很猛,突击队厮杀近半个小时,几个队员终于穿过火线,冲入电台室,杀死了值勤的日军电台人员。

       电台室里有两张桌子,一张摆满了四四方方的铁匣子,另一张也摆着一个连接着红红绿绿电线的铁匣子。

       到底哪个是电台?队员们一下子懵了,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电台是什么模样。正犹豫间,外面枪声越来越密集,显然是敌人杀过来增援了。

       时间紧迫,队员们凭直觉,认定连接着红红绿绿电线的那个铁匣子,就是他们所要夺取的电台。

       不懂得拔线,他们就用刺刀,割断电线,然后抬着出来,边打边撤。

       符志行不知情况,以为电台到手了,满心欢喜,命令部队撤出战斗。

       至和村附近,摆脱了敌人的追杀,符志行打开手电筒,上前一看,心里凉了半截。这哪是电台?分明是有线电话交换机。

       那几个突击队员一听都傻了,愧疚不已,直拍脑门。

       唉,获取电台的机会就这样地擦肩而过,不能不说是一件令人非常遗憾的事儿。

       假如夺得了这部电台,琼崖特委和抗日总队就不会和党中央失去联系。

       假如夺得了这部电台,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交通员死在运送电台的途中。

       假如夺得了这部电台,符志行就不至于一生在自责的阴影之中。

       那大镇夺电台之战,只是琼崖电台史上抺不去痛楚的一页。

       为了电台,且不说琼崖抗日独立总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就是东江纵队也做出了很大的牺牲。

       事实上,这个时候东江纵队象琼崖抗日独立总队一样,在日伪军和顽军围攻下,日子过得相当艰难。

       接到中央和省委指示后,东江纵队领导人义不容辞,克服重重困难,曾经几次购买电台并派人运送。

       遗憾的是,因南路没有自己的部队保驾护航,致使交通员们无法越过敌人的封锁线,都牺牲于送电台的途中。

       如果不是周楠在南方局汇报南路特委工作时,提及独立营的事,那么,正为电台之事而冥思苦想的刘少文,就不会有灵光一现,拟出一个“天鼓”的绝密计划。

        寻找琼崖特委和独立总队是“天鼓”计划的第一步,也是关乎到整个计划成败的关键一环。

       叶征尘虽然没有说出计划的内容,但雷鸣从他那凝重的神色中可以掂量出来,压在自己身上的担子是何等的沉重。       

       不同于琼崖抗战初期,日军仅是占领一些重要城市与港口,漫长的海岸线可以让雷琼的百姓和国共人员有偷渡的机会。而现在,日寇侵占琼崖长达六年,早就构筑了海陆空立体防线,完成了情报特务机构体系。不说是船,就是一只飞鸟,恐怕也难以逾越这道天堑。

       回到调风圩,雷鸣命令朱厚爵率领第二营回驻龙门圩,自己带着一营开往徐闻县龙塘墟。

       他这样的安排,一则是为了完成南方局交给他的任务,另则是让出调风、东海仔、外罗等几个镇,给南路抗日游击队第一大队拥有一个迁回活动与发展壮大的空间。

       因前段时间部队连日作战,战斗减员严重,一时得不到补充,故雷鸣将部队缩编为两个营,原二营分别编入其他两营,人事方面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朱厚爵为副团长,参谋长一职暂缺,史简为一营营长,严刚为二营营长。  

       琼崖中心联络站及其属下的交通站被敌人破坏三年多了,但并未淡出人们的视线。

       南下徐闻前,雷鸣通过了解严刚等人,得知这条红色交通线原是一条走私线路,自清末至民国,雷琼一些走私集团都是从这条线路将走私物资源源不断地偷运入琼。

       到了龙塘墟,雷鸣将团部设在原“良友茶店”里。待扎好营盘,他去赤岭拜谒徐闻县县长陈桐。           

       去年底,出于战略上的需要,海口的日军高桥大队登陆徐闻,再度占领了徐闻县城,设立日伪政府,经常派兵清剿抗日武装。

       徐闻县县长陈桐为了保存实力,不作抵抗,将县政府搬到赤岭办公。

       陈桐是徐闻人,少将军衔,生于广西桂林,从广西法政学校毕业,1931年9月,他任福建省防军第三混成旅第一团上校团长。

       随后,他改任福建省保安第四团团长。两年后,任十九路军补充师第二旅副旅长兼团长。同年10月,任广东省会公安局警士训练所教育长。  

       1935年7月,他任广东省徐闻县县长,抗战期间曾兼第4战区雷州挺进支队副司令。

       毗邻海康县十年换十任县长,而他在徐闻县一任就是十年,可见其势力雄厚,能力也是不同寻常。

       他行伍出身,带兵自有一套,手下拥有抗日义勇警察总队、刘建中的联防自卫大队、何麒书后备军大队等地方武装一千多人,实力不容小觑。     

       不久之前,南路抗日游击队第一大队两百多人,在大队长支仁山、政委唐多惠率领下,来到徐闻,拟在徐闻山区建立根据地。

       初来乍到,敌情不明,本应隐蔽活动,夯实群众基础方为上策,但大队领导人犯上了急功近利和轻敌的思想,在下洋排坡村打了一仗,意欲打一个胜仗,壮大军威,鼓舞士气。

       结果事与愿违,在陈桐部队八百多人疯狂反扑下,伤亡很大,被迫撤离徐闻,向东海仔一带转移。

       部队一走,国民党军警对参加暴动的村庄和党组织进行血腥清洗,东区地塘和坎下两村被抢光烧光,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惨遭屠杀,逃难的百姓无家可归,其状惨不忍睹。

       事后,南路特委命令第一大队返回徐闻县坚持斗争,支仁山等人具上实情,称徐闻县的顽军过于强大,应避实就虚,先在东海仔一带活动,扎稳根基,另图向徐闻山区发展。

       这支部队自去年在老马村起义以来,转战南路各地,屡破强敌。未曾想,这次南下徐闻,却被陈桐当头棒喝,知难而退。由此可见,徐闻县不是南路特委想象中的一个软柿子。

       周楠等人闻报,倒吸一口凉气,意识到自己犯上了瞎指挥的错误,主动撤回命令,并指示第一大队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思路,改变策略,择机行事,自主发展。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