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又是山花烂漫时的头像

又是山花烂漫时

网站用户

小说
202211/13
分享
《红土》连载

第一百六十六章 何荦复出

        陈桐回乡当县长并统治徐闻十三年,何荦功不可没,也可以说是陈桐的主要后台之一。

       当年,梁国武、梁公福肃清雷州土匪后,陈济棠把徐闻县纳入“三年施政计划”,由省府投资兴办徐闻垦殖场等,发展经济。

       这块被土匪蹂躏了二十年的红土地,仿佛回到了远古蛮荒年代,丛林莽莽,野兽出没,蛇虫当道,瘴气横生。

       满目疮痍,百废待兴,需要的是有一个勇毅而睿智的官员当“拓荒牛”,负重前行,和徐闻县四万多百姓共克时艰,重建家园。

       然而,环境恶劣,人烟稀少,这是一个苦差使,符合条件的官员,有谁愿意当这个破县官?

       就在陈济棠为此事伤透了脑筋的时候,广州市公安局长何荦推荐了省会警训所教育长陈桐。

       徐闻似乎是一张被神仙遗弃在南海之滨的手纸,有仙气却没有灵气。历史上,仅有八名进士及第,名人更是寥若晨星。

       在民国期间,何荦和陈桐也算是徐闻的名人了,何荦是中将,陈桐是少将。

       何荦比陈桐长六岁,徐闻县城西嘉乐园人,先读于广东陆军小学,后考入南京陆军第四中学。

       辛亥年7月,毕业后的何荦在上海加入了革命党,被任命为上海光复义勇军第一团团长,与各路起义军攻陷上海制造局。

       上海光复后,他率部跟随江浙联军司令徐绍祯杀回南京,夺占乌龙山、幕府山两处炮台,为光复南京立下战功。

       保定军校原定1912年春开学,因为发生革命,延至10月。为了学到更多的军事知识,他离开义勇军,考上了这所高等军事学府,被录取为该校第一期炮科新生。

      1914年冬,何荦从保定军校毕业,时逢护国战争爆发,他被任命为广东护国军第五军第二路司令。四年后,他加入孙中山缔造的援闽粤军,转战粤东、闽南等地。

       1920年,他任援闽粤军第四支队参谋官,随部回粤讨伐旧桂系,次年入桂作战。1922年8月任粤军第二独立旅第一团团长,同年冬率部参加驱逐陈炯明。

       1925年7月,中华民国政府的部队整编为国民革命军,他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一旅旅长。10月东征。12月南征。

       翌年春,他率部随同陈济棠第十一师、张发奎第十二师,从琼州海峡北岸渡过琼州海峡,分别在琼山、文昌、临高登陆,追歼邓本殷残部,平定琼崖。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他积极清党反共,任支队司令、兵站总监等职。

       1929年,陈济棠取代李济深成为粤军统帅,因他辅佐有功,被陈济棠任命为第八路军总指挥部副官长兼广东兵器制造厂厂长,倚为心腹。

       广东兵器制造厂的前身是石井兵工厂,为张之洞1885年创办。

       为了扩充军力,巩固陈济棠的霸主地位,何荦狠抓兵器生产,制造了大量步枪、机枪,甚至仿造出马克辛重机枪、汤姆生冲锋枪。使广东兵器制造厂成为全国六大兵器生产基地之一,拥有全国最大的手榴弹厂。

        1935年,陈济棠和德国人签订合作协议,建起了第二兵器制造厂,购买了大批设备和原料,准备制造火炮。

      只可惜,还未投产,陈济棠就下台了,兵器制造厂被国民政府阉割,以至中国军队在抗战中缺少火炮,陷入被动挨打的状态。

       何荦集第一集团军总司令部副官长、参谋长、省会公安局长,军器制造厂厂长、广东国货展览会筹委会常务副会长于一身,权势可谓炙手可热。

       他把持广东警界达五年之久,特务系统有如蜘网一样,不但覆盖了整个粤省,而且渗透到国民党政府各个重要的部门,和陈立夫兄弟的党务调查科、戴笠的特务处一直在暗中殊死较量着。

       粤军前第16师师长练炳章秘密加入国民党蓝衣社,任务是暗中监视陈济棠,窃取情报,策反粤军将领等。但不久,他的身份暴露,被何荦逮捕,枪决于广州市的东郊外。

       之后,何荦又捕杀了涉嫌加入复兴社的吴沧桑、叶简修等七十多名军官或政府官员。

       总之,在陈济棠的授意下,凡与蒋介石稍有干系者,或有图谋不轨之徒,一经查获,何荦都是格杀勿论。当然,也包括共产党人和其他敌对势力。

       1925年8月20日,国民党左派领袖廖仲恺被刺身亡,朱卓文因涉嫌参与这桩谋杀案而被通缉,辗转潜居香港。

       六年后,此案不再追究,朱卓文曾当过孙中山侍卫,和胡汉民等国民党元老的关系比较密切,因而得以复出政界,当上中山县县长。可好景不长,他被陈济棠撸去职务,降为该县土地局局长。

       仕途失意,朱卓文怀恨在心,召集一批军人和政客,秘密组织“大同救国军”,计划在广州举事,推翻陈济棠统治。

       然而,在筹备过程中,因行动不慎,订制的大批铜质证章被广州公安局侦缉队查获,何荤经过深入调查,一桩惊人的阴谋暴动案件很快就浮出水面。

       陈济棠闻报,大为震惊,知道此人不除,自己就有可能步上廖仲凯的后尘。故他密令驻石岐教导团团长梁公福,立即将朱卓文逮捕,并就地处决。

       梁公福施计,晚上在悦来路张添记茶楼宴请朱卓文,酒至三巡,梁公福借故离席,由副团长出示手令,将朱卓文拘捕到民生路刘宝亭的营部,当夜押到华佗庙后山岗枪决。

       为了掩人耳目,对外则称朱卓文逃跑时,被守兵误伤致死。

       有人说,何荦是陈济棠豢养的一条恶狗,这话虽然难听一点,但足以看出何荦护主的一片忠心。

       横亘古今,“特务”一词在权力角逐圈褒贬不一,颇受世人争议。

       1946年,戴笠死后,章士钊为他写了一副挽联,“生为国家,死为国家,平生具侠义风,功罪盖棺犹未定;誉满天下,谤满天下,乱世行春秋,是非留待后人评。”   

       1962年,李克农死后,董必武含泪写下《挽李克农同志》,“三十年前事已赊,知君才调擅中华。能谋颇似房僕射,用间差同李左车。天不慭遗兹一老,人如可赎岂千家。箕裘克绍芝兰秀,高举红旗障落霞。”

       国共两个特工之王,各为其主,颠峰对决十多年,是非成败,在挽联挽诗中尽显无遗。

       与李克农和戴笠相比,何荦充其量是谍报界的一张K牌,囿于一省的格局,名气并不响亮,甚至鲜为外人所知。

       他的成名之作就是猎杀了练炳章等人,让蓝衣社的特工闻风丧胆,望而却步。

       直到1936年陈济棠举旗反蒋兵败下野后,国民党中央党务调查科和蓝衣社才敢随中央军进入广东进驻,兴风作浪。

       一些史料称“两广事变”中的粤军之所以败得比十九路军还惨,是因为蒋介石的特务潜入广东,用重金收买了余汉谋等粤军将领,使拥有15万陆军还有强大海军空军的粤军瞬间土崩瓦解。

       这种说法有悖于事实,倘若国民党特务有着这样的爆破力,早在1931年陈济棠第一次反蒋的时候就一劳永逸地解决粤军了,那时候的粤军仅有区区几个师,而且反特系统也不够强大。

       事实上,陈济棠之败,败在他的野心不断地膨胀,就象河边的一只猫儿,从水里看到魔幻后的影子,认为自己是一只老虎了,遂向真正的老虎发起挑战,结果,被老虎撕咬得片甲不存。

       东北三省沦陷进入第五个年头,

中日必有一战早就不是预言,而是铁板钉钉的事实摆在四亿国人的面前。

       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需要一个具有影响力的领袖人物站出来,领导全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

       这个时候,共产党的力量过于弱小,长征到川陕后仅剩下三万多人马,而且还在国民党军队不断的围剿之中。所以,在国民党的阵营里,这个抗日领袖非蒋介石莫属。

       而陈济棠不识时务,为了保住自己“南天王”的地位,居然冒天下之大不韪,不顾国家安危,跳出来犯上作乱,这不是自寻死路吗?

       大敌当前,人心思汉,粤军本身就是一支有血性的军队,陈济棠的逆行倒施,自然引起了全体将士的强烈不满。

       余汉谋、李汉魂、张达等都是陈济棠的心腹大将,素来俯首贴耳,唯陈济棠马首是瞻。

       而这次他们窝里反,初衷是站在民族大义的角度上,想以兵谏的形式迫使陈济棠抛弃一己之私,顺应潮流,服从中央调遣,归附于抗日大旗之下。

       但后来,他们过激的行为被蒋介石利用,致使初衷恶化,局面无法控制。

       陈济棠治粤八年,颇有建树,深得人心。假如他背水一战,手下不乏有忠于他的将领和部队,叛军之中,一部分被裹迫反叛的粤军也有临阵倒戈的可能。

       只要他不服输,死战到底,蒋介石迫于当前的形势,在其他军阀的调停和社会舆论的压力下,就会调整策略,做出一些适当的让步。

       即使局势不可逆转,他率残部退守南路,背倚广西,尚能偏隅一方。南路是他的老窝,根基牢固,更重要的是,之前他向法国、意大利等国订购了一批武器和飞机,一旦交付使用,就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可是陈济棠放弃了,不作任何抵抗,宣布下野,这等于拱手把位子让给了余汉谋。

       历史总是有着其魔幻的一方面,

有人说,他之所以轻易放弃,是因为不忍心看到战火在粤土上蔓延,以至万民涂炭,哀鸿遍野;也有人说,他是不忍心看到粤军相互残杀,让日本人坐享渔翁之利。

       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实,所有的揣测都是多余的,结果才是最好的诠释。事实证明,陈济棠的抉择是明智而正确的。

       第二年抗战全面爆发,装备优良的粤军转战于各个战场,浴血杀敌八年,打出了铁血雄师或虎贲劲旅的威风。

       军队是国家和人民的军队,当权者假如把军队当为他的私人武装,那么,他的象牙塔就离坍塌不远了。

       类此例子,不胜枚举,袁世凯、陈炯明等人如此,自己如此,相信不久的将来,蒋介石也是如此。

       这就是陈济棠下野后的幡然醒悟。

       在权力与军队的调配上,他不得不佩服共产党人的胸怀与气魄,他们和蒋介石厮杀了十年,仇恨是何等之深。但民族大义高于一切,为了抵御外侮,他们放下仇恨与偏见,接受国民政府改编,雄赳赳地开赴抗日战场。

       相比较之下,他为自己一时糊涂的想法而羞惭,为自己利令智昏的行为而忏悔。因为自己的一意孤行,错失了骋驰沙场和驱逐日寇的机会。

       1940年春,汪伪政府成立,网罗了一批国民党高层军政人物。陈济棠和汪精卫、陈公博都是粤籍政客,曾经一起反蒋,私交甚笃。现于落魄之际,能够受汪精卫之邀,出任汪伪政府军事部长一职,这是一般军阀都无法拒绝的诱惑。

       可是,出于民族气节,他没有接受所谓“和平运动”的政治主张,拒绝和汪精卫、陈公博等人同流合污,毅然回国,投入抗日洪流中去。

       作为粤军最高统帅、反蒋代表人物,他能够放下昔日恩怨,以大局为重,服从中央政府安排,无怨无悔,这是一件难能可贵的事儿。

       当上农林部长后,他大力发展农业和养殖业,妥善安置难民,对稳定后方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对各方政治势力起到积极的正面影响。

       尤其是粤军,两度整编后,虽然比陈济棠掌权时有所削减,但仍保留着十三万人马,由于余汉谋指挥失误,加上内部矛盾重重,各怀异志,故在惠广战役中大溃败,使广东沦陷于日寇之手。

       陈济棠虽然失去了对粤军的控制权,而他仍是粤军的一面旗帜,在他的感召力影响下,粤军将士们抗日情绪高涨,知耻而后勇,杀得日寇丟盔弃甲,心惊胆寒。以至蒋介石不得不再次起用他,让他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

       其实,影响到广东乃至全国抗战的不仅仅是陈济棠一个人,还有一批“两广事变”后逃往香港或外国避难的粤军高级将领,他们都是陈济棠的死党,抗战爆发后,随同陈济棠回国,共赴国难。

       1938年10月,何荦在军委会桂林行营任中将参议,协助白崇禧指挥第三、第四、第七、第九战区对日作战。至1940年初,桂林行营撤销,他才被调到国防部,负责高级谍报工作。

       回到老本行,虽然他得不到蒋介石重用,但总比在战区挂名当什么参议强,至少能让自己有大显身手的机会。

      上任后,他出生入死,穿行于战区或敌后,在华南、西南等地设立谍报点,窃取了日军大量的军事情报和作战地图。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