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又是山花烂漫时的头像

又是山花烂漫时

网站用户

小说
202111/12
分享
《红土》连载

第七十八章 苦难的民族

       说到1931年的中国,国人第一个想到的是“九一八”事变,这一年,日军进攻北大营,拉开了中国十四年惨烈抗战的序幕。

       而在此之前,一场特大的水灾降临,让饱受战乱、饥荒的中国百姓恍惚间进入了人间地狱。

      近半个月的滂沱大雨,肆虐地淹没了广袤的国土,随着长江流域汛期的提前到来,长江、淮河、黄河等流域水位疯狂上涨,浊浪排空,以不可阻挡的气势,冲垮早已残破不堪的堤坝,吞噬着无数生灵……

       长江中下游及淮河流域湘、鄂、赣、浙、苏、鲁、豫、皖八省成了重灾区,农田受淹面积973万公顷,受灾人口达七千多万人,死亡人数令人触目惊心,估计有300至400万人。

       哀鸿遍野,饿殍枕籍,而在这个夏天,宁粤两个政府不顾百姓生死,为正统之争而口诛笔伐,剑拔弩张。  

       蒋介石和陈济棠都向湖南、福建与江西一带调集军队,中原大战自相残杀血流成河的悲剧,似乎又要在长江以南的大地上重演。

       中原大战时,陈济棠和蒋介石虽然明争暗斗貌合神离,但出于利益的驱使,两人还是站在同一战线上。此间,陈济棠派出粤军两个师进入湖南,截杀桂军,解除了中央军后顾之忧,为蒋介石取得中原大战的胜利起着了重要的作用。

       军阀混战的民国,演绎着战国版的历史风云,今天换贴子拜把子,明天割袍断义反目成仇,拼个你死我活后又握手言和,温酒话沧桑,叹壮志未酬英雄末路。

       论实力,陈济棠绝对不是蒋介石的对手,可这次得到了国民党中央高层的力挺,胆子也壮了起来,因为胡汉民、汪精卫、陈公博、孙科、古应芬等国民党元老的声望都在蒋介石之上。

       更重要的是,在蒋桂战争中与陈济棠结怨的桂系军阀李宗仁和白崇禧,也因局势的变化,同陈济棠化干戈为玉帛,形成一个以广东为中心的反蒋阵营。

       另外,北方军阀阎锡山、韩复榘、石友三等人为了利用宁粤政府对峙局面,保住自己的地盘,暗里向陈济棠伸来橄榄枝。

       总而言之,各路诸侯,心怀鬼胎,但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借助胡汉民这一根导火线,彻底地置蒋介石于死地。

       兵家讲究的是天时地利人和,战争取胜的先决条件似乎向着陈济棠操纵着的广州国民政府倾斜。

       然而,挟着中原大战之余威的蒋介石自然不甘示弱,虽然他知道扣押胡汉民是自己在政治博弈中下了一枚臭棋子,使自己处于被动的状态,但他并不在乎,有张学良二十万东北军坐镇北平,北方那些蠢蠢欲动的军阀,由于力量的悬殊,断然不敢以卵击石,挑战他的权威。这样,他就可以腾出手来对付来自南方政治与军事上的威胁。

       凭着多年和地方军阀较量的经验,蒋介石认为粤桂联军并不可怕,那只不过是附在胡汉民这只刺猬身上的一团毛刺,看起来样子挺吓人的,其实它没有什么进攻力。

       真正让蒋介石深感恐惧的是朱毛红军,中原大战结束后,也即是1930年10月,他命湘军名将张辉瓒率领十万军队,采取“长驱直入,分进合击”的战术,对苏区发起大规模的“围剿”,结果,损兵折将一万余,连张辉瓒也被红军活捉。

       翌年2月,蒋介石任命何应钦为南昌行营主任,指挥20万大军,采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战术,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二次“围剿”。

       可让蒋介石感到震惊的是,朱毛红军在半个月里连打5个胜仗,打垮了何应钦的15个师。自赣江之畔直达福建建宁,横扫七百里。

       如果说上一次的失败是因为张辉瓒轻敌的结果,那么,何应钦自平定商团之乱开始至中原大战结束,百战沙场,鲜逢对手,可他一遇上朱毛红军,就丢盔弃甲,惨败而归。这说明了什么?

       蒋介石曾经去过苏联考察,知道共产党的厉害,只要它有生存空间,不管环境多么恶劣,都会蓬勃地生长,并且迅猛地蔓延开来,这就是他从1927年起挥起大屠刀将共产党人赶尽杀绝的主要的原因之一。

       可蒋介石作梦都没想到,红军经过三年游击战的锻炼,发展迅速,拥有了七万正规军,三万赤卫队,根据地星罗棋布,红旗漫卷西风。

       与陈济棠强大的海陆空三军相比,红军这点兵力也许算不了什么,但在蒋介石的心眼里,陈济棠是他豢养的一头肥猪,宰杀他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而红军是一支共产党领导下的部队,为信仰而战,若想彻底地消灭他们,比当年北伐还难。

       三万多装备简陋的朱毛红军,两次打败了他三十万大军,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神奇?一想到这一层,蒋介石不由毛骨悚然,坐卧不安。

       为了除去自己的心头大患,于6月起蒋介石亲自挂帅,对中央苏区发起第三次更大规模的“围剿”,将他的嫡系部队第14、第11、第6、第9、第10师共10万人调到江西省,连同原在中央苏区周围的和新调来的非嫡系部队,总兵力达23个师又3个旅共计30万人。

       这次围剿,蒋介石聘请了英、日、德等国的军事顾问随军参与策划,企图长驱直入,首先消灭红军主力,摧毁苏区,然后再深入进行“清剿”。

       重兵压境,朱毛红军采取“避其主力,打其虚弱”的作战方针,从福建千里回师赣南,并以一部兵力结合地方武装,层层阻击,诱敌深入。

       8月7日,红军主力突然东进莲塘,先后在莲塘、良村、黄陂发起攻击,仅用四天,三战三捷。待敌人主力赶到,红军又没有了踪影。

      就在蒋介石感到焦头烂额进退为难的时候,粤桂联军趁着蒋军主力陷于江西之困境,起兵向湖南衡阳推进,连克多地。

       蒋介石闻讯,大为恐慌,不得不暂时终止围剿红军的计划,下令退兵。

       在兴国休整半个月的红军,斗志旺盛,以天兵惩腐恶的气势,对疲惫不堪的敌军进行大追击,再取三捷。

至此,红军在八十天内,歼敌3万余人,缴枪1.26余万支。

       第三次反“围剿”的胜利,不但扩大了红军队伍,而且使赣南、闽西两块革命根据地连成了一片。

       世上的事,有时微妙得令人费解,陈济棠本想踹蒋介石一脚,却在无意之中帮了红军的大忙。为此,蒋介石十分恼怒,集重兵于湖南、江西,决计用武力解决粤桂联军的威胁。

       于是,双方摆开了厮杀的架势,一场大战眼看就要爆发,在这个时候,日本关东军趁着中国处于天灾人祸之时,炮击北大营,侵占沈阳城,使整个中国的政治气候发生了骤冷式的变化。

       国难当头,宁、粤双方的政客冷静下来,不再相互诘责,按下了和谈的启动键,目光都聚焦在东北的问题上。

       由于张学良不作抵抗以至东北沦陷,一时,举国上下,群情鼎沸,口诛笔伐,声讨如潮。

       一夜之间,张学良被舆论绑架在民族罪人的耻辱柱上,而蒋介石也不能幸免,威望顿失,处于一种非常尴尬的困境之中。

       面对着突如其来的民族危机,社会各界纷纷呼吁停止内斗,一致对外,在舆论的压力下,蒋介石审时度势,被迫释放了胡汉民。

       可是,广东国民党“中执委”并不因为胡汉民获得自由而给蒋介石一个下台阶的机会。恰恰相反,他们继续向南京政府施压,逼蒋介石交出手中大权,通电下野。

       内忧外患,蒋介石终于尝到了四面楚歌的滋味,在各路反蒋势力的夹攻下,12月15日,蒋介石被迫通电全国,第二次宣布下野。

        即日,南京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开会决议:批准蒋介石辞职申请,以林森代理国民政府主席,陈铭枢代理行政院长。

       蒋介石在通电下野的当天,召开了国务会议,并在中央和地方各要害部门安插亲信,控制中枢机构,暗中授意江浙财阀与刘峙等嫡系将领,抵制新政府的命令,为自己以后复出埋下伏笔。

       与第一次下野相比,此时的蒋介石,势力与地位已今非昔比。

       经过几年纵横捭阖,他指挥中央军,南征北战,降服了冯玉祥、阎锡山、张学良等军阀,名义上统一了中国。所以说,他的地位不会因为外来的因素而削弱,他的势力,也不会因为他的下野而削减。

      蒋介石下野后,国内各路反蒋势力因为失去共同的敌人而迅速地瓦解。其中,汪精卫的党内支持者跑到上海,计划召开国民党全国“四大”,独吞“胜利果实”。

      这种分裂的行为,自然让广东方面感到难以接受。于是,原先的宁粤之争,又演变成宁粤沪三方角逐。

       最后协商的结果,以孙科为首的广东“中执委”返回南京,接纳原南京和上海的一部分国民党代表,共同选举产生统一的国民党“中执委”,从而结束了宁粤沪“三国鼎立”的局面。

       以孙科为内阁的南京政府,雄心勃勃,慷慨激昂,命令张学良在锦州一带抵抗日本军队的进攻。可是,他们却无法调动唯蒋介石之命是从的中央军前去增援,张学良也不肯俯首听从新的国民政府指挥,将东北军全部撤入关内,东北三省悉数沦陷。

       内忧外患,国民党阵营内的反蒋派系才意识到,蒋介石的地位与影响力已难以撼动。

       事实上,蒋介石并不象一些史书所说的那样一无是处,他能够击败党内政敌与平定诸路军阀,建立中央集权制,应该说,无论在政治或军事上,他都能长袖善舞,是一个领袖人物。

       早在“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蒋介石就命令蔡廷锴、蒋光鼐的第十九路军加强戒备,严防日军在上海发动进攻。

       而孙科组阁的南京政府,软弱无力,难以应付“九一八”事变后复杂纷呈困难重重的局面,尤其是财政陷入危机,军费积欠,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孙科内阁更是无法应对迫在眉睫的外交困境。

       1932年1月25日,孙科提出辞职。三天后,南京国民政府再度改组,以汪精卫继任行政院长。

       当夜,“一二八”事变爆发,第二天,蒋介石复出,国民党召开临时中政会,做出重要决议:“一,政府迁都洛阳;二,在国民政府下设军事委员会,推蒋介石、冯玉祥、张学良、阎锡山、李宗仁、李济深、何应钦、朱培德、陈绍宽、陈铭枢、唐生智等11人为委员;三,选任宋子文为行政院副院长兼财政部长、罗文幹为外交部部长,批准黄汉樑、陈友仁辞职。”

       就这样,蒋介石再一次重返政坛中枢。

       从蒋氏下野到复出,前后仅仅一个多月,经过蒋介石精心策划,以退为进,分化拉拢,国民党内各个政治派系再一次经历了分化和重组的复杂过程。

       随着“一二八”淞沪抗战的爆发,国民党对日政策改为“一面抵抗、一面交涉”,这就更需要一个能统帅全国的军事领袖。而在国民党集团内部,无论是粤方还是其他派系领袖,都无人能担此重任。

       在国人一致要求抗日御侮的呼声中,粤方为了顾全大局及国民党自身统治的需要,也不得不放弃进一步打击蒋氏垄断党、政、军权的愿望。这为蒋介石的东山再起,提供了有利条件。

       奇怪的是,呼吁蒋介石恢复军权的并不是忠于蒋介石的黄埔系,而是地方实力派的军事将领。他们联名通电,拥戴蒋介石复任陆海空三军总司令,统率全国武装力量,一致对外。其中宋哲元、蒋光鼐、蔡廷锴等人最为恳切。

       上海战事的进一步发酵,蒋介石重掌军权的愿望很快就实现。3月1日,国民党中央在洛阳召开四届二中全会,选定蒋介石为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冯玉祥、阎锡山、张学良、李宗仁、陈铭枢、李烈钧、陈济棠为委员。

       根据《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暂行组织大纲》,军事委员会直隶于国民政府,为全国军事最高机构;军令事项,由委员长负责执行。

       14日,朱培德辞去参谋总长之职,力荐蒋介石兼任,中政会决议通过。

       至此,蒋介石第二次下野与复出,执掌了党政军大权,成为国民党的最高领袖。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