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又是山花烂漫时的头像

又是山花烂漫时

网站用户

小说
202201/24
分享
《红土》连载

第一百零二章 勾心斗角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党政府为了防止日军在广东登陆,于8月20日发布了组建第四战区的命令,辖区为广东、福建两省,战区司令长官由军政部长、参谋总长何应钦兼任,副司令长官为余汉谋,战区司令部设在广州,下辖第四集团军,总司令蒋光鼐;第12集团军,总司令余汉谋兼任。

       此时华北和华东都打成了一团粥,国军主力部队都调上去了,蒋介石亲自兼任第一、第三战区司令长官,何应钦身为军政部长和参谋总长,仅中枢调度这一项,忙得焦头烂额,连觉都睡不着,根本没有时间顾及第四战区的事务。

       在国军高级将领中,无论是在资格、级别或威望上,适合担任第四战区司令长官的,陈济棠是不二人选。    

       虽然陈济棠因“两广事变”失败而下野,但大敌当前,蒋介石还是原谅了他,想重用他。

       余汉谋得知此事,惊恐万状,死活不同意陈济棠东山再起,蒋介石没方法,只好让何应钦兼了这份差使。实际上,第四战区的权力落在副司令长官兼第12集团军总司令余汉谋的手中。

       1938年10月12日,在武汉战役关键时刻,日军第21军在大亚湾登陆,余汉谋的第12集团军一触即溃,防线形同虚设,仅10天,广州沦陷。

       在舆论压力下,蒋介石决心给第四战区配置一名司令长官,肩负起华南抗日的责任。

       广东是国民革命的发祥地,国民党政府的老巢,在党内、政府、军队里有着相当的势力。

       正是因为有着它的特殊性,从国民革命军的成立至抗战开始,粤军这一派系始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集团。   

       由于其内部有着诸多的不稳定因素,宛如一匹脱了缰的烈马,甭说外人,就连蒋介石、汪精卫这些自称是总理的信徒都无法驾驭。

       广州沦陷后,蒋介石将福建划归第三战区,广西划入第四战区,他兼任第四战区司令长官。两广联盟,这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但江山半壁,两广是重庆政府的南大门,他不得不倚重粤军和桂军。

       本来,蒋介石拟定薛岳执掌第四战区,可这一想法,遭到余汉谋的强烈反对,理由是薛岳主观太强,为人傲慢,恐难以相处,有误国事。

       蒋介石听余汉谋说得在理,又见广西新桂系李宗仁和白崇禧等人也不喜欢薛岳回广东,只好搁置此议。

       薛岳得知此事,气得辞职,在陈诚苦口婆心地劝说,才同意出任第九战区司令长官一职。

       后经陈诚推荐,蒋介石任命张发奎为第四战区司令长官。此时余汉谋因兵败被重庆政府记了一大过,虽然心里不乐意,但不敢一而再再而三地让蒋介石难堪,只能故作大体,同意张发奎回粤任职。

       事实上,余汉谋和张发奎也尿不到一壶里去,但和陈济棠、薛岳相比,在没有别的抉择之下,他还是选中了张发奎,因为他知道,张发奎和日军打了几次大仗,兵力所存无几,对他没有太大的威胁。

        张发奎素知余汉谋气量狭小,他反了陈济棠后,怕部下也象他一样反了他,故对军队管控很严,用的都是自己的死党,除了他,无人能指挥得了粤军。如此,自己若回去广东任职,是一种摆设且不说,说不准还会毁了自己一世的英名。

       基于这种顾虑,他当面对蒋介石推辞道:“我和余汉谋是广东同乡,是同学,也是粤军第一师老同事,他的职位一直比我低得多,我当团长时,他甚至还未当上营长,他的飞黄腾达是在他推翻陈济棠之后,所以说,我和余汉谋并无夙怨,但也谈不上深交。” 

       为着此事,蒋介石约他谈了几次,最后任命与张发奎私交甚厚的李汉魂接替吴铁城,出任广东省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张发奎才勉强应允,走马上任。

       1938年12月24日,张发奎、李汉魂从韶关来到翁源余汉谋第12集团军总部。在次日的欢迎会上,张发奎发表讲话:

       “我是由粤军第一师出身的军官,你们第12集团军的部队也是粤军第一师发展起来的。我们粤军第一师从邓铿师长建立以来日益壮大,在两广和大江南北,经过无数次的战役,从没有打过败仗,是国民革命最坚强的部队,不意这次你们第12集团军在惠广战役中,只和敌人作过几次小的接触,就溃败下来,放弃了华南重镇广州。这不仅是粤军第一师的奇耻大辱,也是广东人民的奇耻大辱。我这次来当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并不是来争官做、争地盘,而是来协助余总司令振军经武,恢复名誉。待广州收复后,定将广东军政大权交还给余总司令负责,绝不恋栈。”

       这番话,既尖锐地批评了粤军的不作为,也表明了自己履职的态度,余汉谋听后,不作一声。

       第四战区所辖部队不多,广西夏威的第16集团军部署在粤桂边区,余汉谋的第12集团军集中在广东境内,包括战区直属部队在内,所有人马加起来尚不及武汉会战时张发奎指挥过的第2兵团。

       应张发奎的请求,蒋介石将吴奇伟的第9集团军划入第四战区的序列,驻防赣粤边区,随后,张发奎把余汉谋的第12集团军之65军调出,拨归吴奇伟指挥。

       第九集团军与粤军渊源颇深,尤其是第四军,北伐时号称“铁军”,是一支纯正的粤军,后成为蒋介石的中央军。

       司令长官吴奇伟是广东大埔人,北伐名将,抗日名将。历史曾对他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当年追剿红军至遵义时,被昔日的部下林彪打得跳江而逃,兵力损失过半。事后,蒋介石不但不追责,还授他中将军衔,可见对他的宠爱。

       调走第65军,张发奎当然知道余汉谋很不开心,但他认为粤军是国家的军队,并非余家私人武装。作为第四司令长官,必须掌握一支随时应变的作战部队,否则,就是一个空杆司令。

       因而他并不顾及余汉谋的感受,干脆将第64军和由粤省保安团主力编成的暂2军,合编为第35集团军,由广东省政府主席李汉魂兼任集团军总司令,副总司令邓龙光。

       张发奎这一连串的分割与整合,被余汉谋视为谋取粤军的企图,蓄意发展原第四军系统的势力,因为张发奎、吴奇伟、李汉魂、邓龙光都是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出身的将领。

       其实,余汉谋也是,只不过他眼里揉不进沙子,认定张发奎在打感情牌,笼络旧部而想架空他。

       与此同时,身为广东省政府主席李汉魂也是大刀阔斧,调整地方官员,凡是和余汉谋有关系的人,一概撤换,连余汉谋最亲信的官员,省府委员李煦寰和委员兼建设厅长徐景唐亦在撤换之列。

       三国风云版,乍一看,粤军三个巨头狩猎于粤北,张发奎和李汉魂私下联盟,余汉谋必是居于下风。然而,令蒋介石大跌眼镜的是,张发奎和李汉魂根本不是余汉谋的对手,这个能把统治广东八年的陈济棠整下台粤军首领,抗日无谋,但在勾心斗角方面,还是有过人之处。他拥兵自重,软磨硬抗,致使第四战区和政府许多工作无法开展,党令政令军令成为一纸空文。

       为了解决这些棘手的问题,蒋介石派白崇禧、陈诚偕同桂林行营(节制三、四、九战区)政治部主任梁寒操抵达韶关调和,对广东党政军部门的权力、工作范畴进行了明确的划分。但是,余汉谋并不吃这一套,依然是自己说了算,因为他集战区副长官、粤军总司令、广东绥靖主任于一身,只要他想管广东的事,任是谁也阻止不了。

       “我这个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名义上和责任上虽然指挥两广地区对日作战,实际上,蒋先生赋予我所指挥的始终只是两广的一隅。”

      张发奎见邓定远听得一脸惘然,苦笑一声,补充道。

       哦,原来这个战区司令长官也象自己这个游击司令一样,是一个空衔。邓定远似乎明白过来,他和余汉谋是同学,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科步兵科毕业。他知道,余汉谋军事才能一般,但玩弄权术自有一套,且不说张发奎李汉魂之流,就是陈济棠,也玩不过他。

      “公身居要职,应以大局为重,不必为这些琐事呕气劳心,既是感到为难,独立团就不用考虑了,发个慰电嘉奖一下即可。”

       张定远感到很失望很无奈,他也是第四军的老人,曾经是张发奎的部下,张发奎当军长时,他是参谋处长。现在张发奎是战区司令长官,他是战区少将参议,两人又成了上下级的关系。

       而余汉谋是自己的同学,虽然余汉谋不待见他,甚至排斥他,但夹于两者之间,他不好妄评妄议,只能对张发奎的难处表示理解。

       “这个必须的,抚励将士,人思效命,这样好不好?我找李汉魂通融一下,也许他有方法擦边球,在保安部队上做点文章,其实,不必要组建什么独立团,象琼崖王毅将军一样,搞出一两个守备团也是挺好的。”

       张发奎知道邓定远的建议,是出于一种私心,若能争取到一个独立团的建制与配置,也算是为老家的抗日大计出了一份力量。

       不能否认,邓定远的想路是正确幻,将雷州地区的抗日武装整合为一个独立团或一个独立小旅,统一指挥,部队就有凝聚力和战斗力,可以牵制一部分日伪军的兵力,配合正面战场作战。这次破袭战的成功,就是一种有力的佐证。

       19年前,张发奎曾经率领国民革命军第十二师在雷州半岛剿匪,设计消灭了匪首陈振彪一千多人,因而对半岛的情况颇是了解。知道那里地形险峻而复杂,民风剽悍而有匪气,如果没有政府的正规军或地方部队坐镇震慑,一些非法之徒就会打着抗日旗号,啸聚山林,趁火打劫。届时,匪患又起,恐难以绥靖。

       所以,经过一番权衡利弊,不管于公于私,张发奎都愿意帮邓定远一把,决计绕开余汉谋这个绊脚石,让李汉魂将雷州的抗日小股部队整合为一个守备团。

       邓锦伦的独立大队和雷鸣的独立营原属于保安四团,李汉魂将之整编为守备团,余汉谋得知后,自是无话可说,但他还是横出一杠,不同意谢秋实的联防自卫大队编入守备团,理由是这些游击区的部队包括金蛟的挺进支队,属于民众抗日自卫团统率委员会管辖。

       这个抗战机构成立于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由余汉谋当主任,香翰屏,吴铁城,蔡廷锴,蒋光鼐为副主任委员,驻粤各军,师长和一些社会名流任委员。

       有了这个梗,守备团仅是整编了独立营和独立大队,独立营为一营,独立大队为二营,反正的伪军为三营,雷鸣为中校团长兼一营长,邓锦伦为少校副团长兼二营长,朱厚爵为少校参谋兼三营营长。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